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933 / 2336
2898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1年,三县民主政府根据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0年8月成立,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改为山东省政府)关于“积极征收,合理负担”的原则,公粮征收实行累进制计征,按当地党政军的用粮数及农户的地亩数、麦收成...
2898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布 《救国公粮征收评议》,建议仍按地亩多少累进征收。广饶县对已登记、清丈土地的单位按地亩累进征收;尚未登记、清丈土地的单位仍按收获量征收。各阶层征收的比例为:贫农征收其收入的1%〜8%,最多不超过10%; 中农...
2898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2年-1945年,垦利全县缴售公粮2000多万公斤。
2898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垦利全县征收公粮379万公斤。利津县因受虫、水灾害,全县减产4成,7月完成征收公粮115万公斤。
2898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7年,广饶县第一期田赋应征5140万元,实际完成6204万元。同时,在小清河南6个区预征公粮150万公斤。垦利在完成489公斤征收任务的基础上,又为渤海区治黄民工提供补助粮80多万公斤。
28986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8年,广饶县应征公粮531.24万公斤,地方附加79.76万公斤,共应征611万公斤,实入库552.46万公斤。为稳定粮食市场,打击粮商的投机活动,国家开仓卖粮,利津县春季在县城集市一次投放粮食5万公斤,但粮价不稳的状况仍未能完全制止...
28987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广饶县征收公粮1209.5万公斤。
28988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8年〜1949年,垦利县在每年征收公粮500万公斤的同时,还为淮海、济南、泰安等战役运送军粮92.5万公斤。
28989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老解放区夏征农业税暂行办法》, 规定分夏秋两季以户为单位征收农业税,全年统算,按常年总产量的13%征收。地方附加按农业税征收额的15%附加,每人扣除7分地为免征点,免征农业税。夏收田产量每亩定为40公斤,...
28990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垦利县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对农民新分到的土地进行确权、发证,以地划级,评定常产,并根据中央关于“依率计征,依法减免”政策,按百分率计征公粮,当年征收公粮530多万公斤。广饶县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 《农业税暂行办法》,按新折合市亩数量...
2899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遵照国家《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领》,广饶在全县范围内查清地亩,评定产量,改革农业税制,改变过去按“中中亩”累进征收办法,实行按常产计征办法。全县征收公粮1529.5万公斤,其中夏粮899.5万公斤,秋粮630万公斤。
2899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1953年,利津县为稳定粮价,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粮食部门遵照国家制定的“大购大销、购销结合” 的粮食收购和供应政策,采取“多购、多销、多存”的办法,以购助销,购销兼顾。全县粮食购销逐步实行以公营为主,基层供销合作社代营粮食,广...
2899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
2899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0月16日,为了迅速扭转粮食紧张局势,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2899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1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