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446 / 4002
6676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世纪初济南市金融业的概况。
6677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金融业的历史沿革和军阀统治时期的经营管理概况。
6678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1924年二次直奉战争后,张宗昌统治山东,曾设立山东省银行。钱业公会会长孙子衡一心投靠张宗昌,被任命为山东省银行经理。当时军政开支,奢侈无度,横征暴敛,预征田赋,寅吃卯粮,财政仍感拮据,入不敷出。同时成立了山东军用款管理局和山东国库善后公债...
6679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早是德帝国主义侵占胶东半岛和胶济铁路,在济南开办有德华银行。一次大战后,德国撤走,日本帝国主义接踵而来,先后在济南建立日本正金、朝鲜和济南银行。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维护军阀统治和其侵略的既得权益,出兵山东,惨杀蔡公...
6680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1928年前,由于币制种类复杂,银行号业务,兑换占主要部分,银两又分:上海规元、济秤、天津行秤、天津公码秤、青岛胶秤、烟台曹秤等。济南以济秤为准,济秤1000两相等于上海规元1078.5两,等于天津行秤1014两,等于天津公码秤1019两,...
6681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卢沟桥事变后,济南银行号业务不稳,特别是韩复榘无意抗战,闻风逃窜,更引起银行撤退南迁。至当年12月27日济南沦陷,济南的国家银行只剩中、交两行,私营银行有上海、大陆、东莱三家,均照常存在,但营业也已收缩。这时候日军对金融管理并不严,各家尚能...
6682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济南银号历史上都沿用旧式账簿,竖式毛边纸红格,用毛笔写的旧式账,上收下支,有流水账、现金账、分户账、杂项账、便查簿等。记载麻烦,既繁琐又不科学,也不便查核。1933年随着伪政府对金融业的加强管理,济南钱业公会在经四路小纬五路会内,举办了簿记...
6683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财政部1945年10月颁布了“收复区银钱业暂行管理办法”,并举办私营银钱业登记。敌伪时期有几家停业的银号,也提出申请复业。还有不少早在“七七”事变前已歇业的银号,也乘机申请复业,甚至出现买卖旧银号营业执照的情况。买到后...
6684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户部银行的发展情况。
6685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子桢所知道的济南市礼和洋行的发展情况。
6686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礼和洋行是德国侵略者最早伸进我国的魔掌之一,总行设于柏林。自1845年起,即向我国进行经济掠夺。最初是德人加路威治来华,在广州干行商,以专售德国享达利厂出品的缝衣针,起家致富,后设加路威治洋行。1887年改名为礼和洋行,总行迁于上海,又逐步...
6687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洋行,不必自备资本,只赤手空拳即掠夺巨万。洋行是拿中国人的钱,通过欺骗、榨取等手段,再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其资金来源,大体是这些方面:一是买办保证金,每个买办须交押金1万两白银予洋行;二是商人预购金,每次定货合同达成,必须预...
6688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1912年济南礼和洋行买办是袁礼斋(名大经),清末曾任过县知事,他哥哥袁大启当时充任中国银行行长。干买办是他姐夫朱仰田的保荐。德人见袁礼斋在政治上、经济上有这两重后台,并可直接勾结官府,将来生意好做,遂应允,因此也未交押金就干上了买办。袁礼...
6689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德商济南礼和洋行的简况。
6690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德商经营的石泰岩饭店的历史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