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413 / 4002
6181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在宋神宗熙宁六年,由陈州调至齐州——济南,任掌书记,一呆就是三年。当时齐州治所就在历城县境内,三年中苏辙不可能不涉及到与历城有关的一些人和事。熙宁七年,即苏辙来齐州任职的第二年,大雨,历城南部山区山洪暴发,...
6182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华广生,字春田,清代历城人,生卒年未详。自幼喜爱俗曲,好学不辍,精于音律。历城古为曲艺之乡,曲山艺海,源远流长,流传的曲牌丰富,传播及演唱也十分广泛。至清代,因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各类曲种、曲牌及曲艺人才流入,名家辈出,曲艺活动日渐活跃。为...
6183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济南城东,济王公路彩石段,历城赵山之阳,郁郁翠柏簇生在一古老的土冢上。土家之中安息着隋代名臣、被誉为天下第一能吏的房彦谦。墓南一百二十米处立一高大的石碑,碑的左右及上部均用青砖镶砌。碑高一丈一尺,宽五尺三寸,碑额刻着“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
6184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济南城东,济王公路彩石段,历城赵山之阳,郁郁翠柏簇生在一古老的土冢上。土家之中安息着隋代名臣、被誉为天下第一能吏的房彦谦。墓南一百二十米处立一高大的石碑,碑的左右及上部均用青砖镶砌。碑高一丈一尺,宽五尺三寸,碑额刻着“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
6185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历史文化名山华不注,因其自然景色壮美,渊源深厚,古今往来,骚客文人游踪不绝,山上留下不少赞叹华不注的碑记、石刻。因华山石质坚硬,耐风蚀,大部碑记石刻如今保存完好。这些碑文、石刻从不同侧面记述了华不注的历史沿革、兴衰起伏,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
6186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仲宫老街是南北贯通仲南、仲北两村的街道,往东距仲宫镇政府1里多,据考证,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群居住。公元前140年,西汉爱国英雄终军即诞生于此。老街北起新华书店南邻,南至仲南铆焊厂附近,全长2里。老街古代称终军寨,呈封闭状况,南北两...
6187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历城区董家镇董家庄东北方约一华里处,原有一座佛教寺院叫“胜果寺”。胜果寺的东南面约五十米处,立有一座青石质牌坊。横梁上面写着“万国道德会筹备本处”,这就是康有为题字碑刻,据老人说这座牌坊建于民国初年。牌坊面向正南,与鱼山遥遥相对,总高约三米...
6188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胜果寺座落于董家庄东北方约半公里处,遗址现为历城区医院董家分院。胜果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山门为八字粉墙,门前有古柏两株,胸径约五十厘米,郁郁葱葱、直插青空,蔚然可观。山门内有“四大天王”的泥胎彩塑,庄严威武颇具气派。第三殿为主建筑“大雄宝殿”...
6189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guī),古代一种用来盛食物的青铜器,也是一种用来祭祀的礼器。它仅次于青铜器鼎的实用价值,所以簋与鼎的应用是区别贵族身份高低的象征。鲁伯大父簋,1970年出土于济南历城仲宫镇北草沟村,经鉴定为春秋时代器物。据字意分析,此簋是鲁国的贵族伯大...
6190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guī),古代一种用来盛食物的青铜器,也是一种用来祭祀的礼器。它仅次于青铜器鼎的实用价值,所以簋与鼎的应用是区别贵族身份高低的象征。鲁伯大父簋,1970年出土于济南历城仲宫镇北草沟村,经鉴定为春秋时代器物。据字意分析,此簋是鲁国的贵族伯大...
6191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叶承宗字奕绳,号泺湄,稷门啸史。历城区祝甸村人。这样,随收随补,坚持不懈,腹中诗文,渐为充实,为其治学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初著名学者张尔岐称赞叶承宗“有文采、喜剧曲,济南人士推为博洽。”叶承宗于明天启7年乡试中举人。清代开国后于顺治3...
6192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叶承宗字奕绳,号泺湄,稷门啸史。历城区祝甸村人。壁已贴满,揭下收归箱中,再有抄录即再贴于壁上。这样,随收随补,坚持不懈,腹中诗文,渐为充实,为其治学与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氏不仅对诗文、诗评等有所精进,且对戏曲的造诣尤深。清初著名学者张尔...
6193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参考文献
6194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董芸字香草、号书农、半隐园,原籍为山东平原,长期居住历城,为学者、名进士董元度之侄,于嘉庆3年中举人,以教授门徒为生。气度风雅、博读经史、文章雅健、尤工词赋,师从著名学者刘大绅先生,以诗名播济南。中年务义行,时平原县令张廷枬创立“景颜书院”...
6195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参考文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