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长清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辛氏三代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德城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第二辑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商河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商河文史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人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長清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德州文史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沂南文史资料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德州文史(五)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槐荫文史资料
蒙阴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411
/
4002
6151
老模范再做新贡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每日清晨,柳埠镇南田村的村民们总会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扛着镢头,步履蹒跚地登上那海拨460米的金牛山。老人的身后,郁郁葱葱,山野间成片的幼小柏树和黄栌林焕发着无限生机。这位老人名叫田立柱,他今年76岁,早在1958年,他就被评为全国劳动...
6152
联防大队长付振法二三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2年夏季酷热的一天,南高而村在村南树林里开群众大会。为了表示抗日决心,会前扎了两个纸人,一个是“鬼子”,一个是“汉奸”,让民兵当靶子打。只见一个青年首先站出来,在百米外举起大盖枪,只两枪,“鬼子”、“汉奸”头上各穿了一个大窟窿。他的精...
6153
保护烈士忠骨的好村长刘庭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刘庭富是历城区孙村镇西徐马村人。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949年任西徐马村村长。济南战役打响时,华东野战军9纵的一个医疗队进驻该村,伤员们送到这里抢救,家家户户是病房,多的一家住六七个伤员。刘庭富组织青壮男女村民护理伤...
6154
庄稼地里走出的夫妻神枪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历城区西营镇藕池村,有一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老夫妻,他们就是当年民兵大比武时的“夫妻神枪手”——孙延庚、李红玉。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孙延庚依旧是激动万分。俺夫妻俩也多次受到小公社武装部长张宝亮同志的表扬。这次比武,我俩每人奖励了一支步...
6155
名石匠——李顺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李顺田,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葫芦村人。18岁学艺,从师于当地刻石名匠王善正,四年学徒完毕,继而在家闭门苦练三年,工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及刻字。25岁时,由恩师王善正引荐给当地颇具名望的大财主修寿坟。当时领工的人叫邱美贤,此人长期在清廷干石匠活,被...
6156
故事头——权受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权受本是济南市历城区十六里河镇涝坡庄的农民,然而他能啦、好唱,又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家。权受本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的家乡虽称涝坡,实则干旱,是个山秃地薄缺水的穷山窝。权受本自小种地,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同乡亲们一起,经历了久...
6157
史事经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64年,历城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和其他闲散劳力下乡参加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及省委会议精神,揭开了接收、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序幕。历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除动员本县的知识青年到...
6158
历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64年,历城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和其他闲散劳力下乡参加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及省委会议精神,揭开了接收、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序幕。历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除动员本县的知识青年到...
6159
广泛宣传,掀起知青下乡热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64年8月,历城县委为确保知识青年下乡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徐迺亭副书记、尹克峰副县长为主的三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5名干部专做安置工作。根据省委部署,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迎接济南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安置意见》。全县各级党组织召开会...
6160
落实政策,做好知青安置工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63年,沿黄地区广大社员掀起了一个改造涝洼、种植水稻的运动。随着稻改面积的扩大,出现了劳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县委将下乡青年大部分安置在有稻改任务的药山公社,少部分安置在滩头公社。各公社在动员单位和带队干部的协助下,仅用了10多天,就对下...
6161
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1973年6月24日,县委调整了“中共历城县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11人组成,江子房任组长,刘孝新、王玉生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正式的办事机构“中共历城县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
6162
实践锻炼,下乡知青茁壮成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为了使知识青年思想稳定健康成长,各知青点都根据中央、省、市、县指示,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学习、生产、生活等规章制度。劳动方面,大部分知青都积极参加劳动。滩头公社滩头大队九小队,在种麦时连战14天,有的夜里三点就下地,有的搞夜战。青年苏玉兰...
6163
黄河北店子险工段安澜五十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济南著名北店子险工段附近。黄河从西南长清方向汹涌而来,到北店子拐了一个急弯上北,造成险工,至曹家圈向东而去。听老人讲,1937年日本鬼子进中原的7月,一个五更头子里,黄河在小清河源头——睦里庄附近的宋桥,开了口子。人们都...
6164
从“义和班”到历城豫剧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历城豫剧团成立于1959年2月,它的前身为济南市鲁新豫剧团,创始人是巨野县关庄的山东梆子艺人关文喜。关文喜是邹县双盛班著名的红脸(净)演员,艺名“金马驹子”、“八里响”;他扮演的关羽被当地群众誉为“活神”。1958年在济南戏曲观摩汇演中,该...
6165
董家酿造酱菜业的沿革和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董家在历史上便是历城东北乡的经济、贸易重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工商业发展较快。酱、醋、淹菜等调味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因而,董家的酿造酱菜业便应运而生。早在明代,酿造酱菜由董家庄吕氏家族的先人所创建,由于历史久远,创建后有无字号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