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93 / 4002
5881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1937年,商河县城内设有一所商河师范讲习所,校址在县城隍庙内,相当于初级中学,修业年限二年,内设两个班,在校人数约80人左右。学生二年修业期满后,可任县境内初等小学教师。课程设置有国语、数学、历史、地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两门教育专业课程...
5882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村塾”1926年以前的广大农村,多数为“村塾”,即沿袭清末的封建教育形式,“村塾”多设在地、富人家,自已延聘教师、无课本,仍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1931年以后这类“村塾”逐渐被淘汰,代之以“乡村初级小学”。学生人数多数为一个班...
5883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大约在1935—1937年,设有县民众教育馆一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教育。
5884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立女子小学简况。其中包括课程设置、校舍、经费等。
5885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立第一小学的情况。其中包括本校两年概况、训练大纲、各种规程、学生组织、讲演会简章等。
5886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民国二十年一月教育局调委峦长一高於一月十二日就职视事。峦才疏识陋本不胜任,惟有兢兢业业竭尽己力。幸本校同仁同心协力,共维艰难。斯时每月经费四百五十元,高、初级各四班,至三月人数骤增,房舍窄狭,除由教育局拨建筑费四百五十元,改建大礼堂,整理办...
5887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校训育以亲爱为基础,以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来施行训练儿童。(四)利用纪念周报告列强及中国政治经济状况。自行组织麦邱市以养成自治的能力,受训育主任的指导练习课外种种作事及一切活动。
5888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如有通学生未经报到即行用水,经查出后加倍处罚。6,本办法由全体炊食部皂员通过,经校长处许可后施行。
5889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回忆1937年以前商河城内中山街小学的两三事的情况。其中包括概况、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奖励学习等。
5890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商河城内中山街小学,原名是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改名为县立中山街小学,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商河一高”。当时该校的校长是杨雪樵,教师有杨耿如、高仲三、张聘青、苏兴斋、田福堂、陈协忱、刘润甫、徐丹汀、阎心斋、阎少轩、商连元...
5891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商河城内中山街小学,原名是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改名为县立中山街小学,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商河一高”。当时该校的校长是杨雪樵,教师有杨耿如、高仲三、张聘青、苏兴斋、田福堂、陈协忱、刘润甫、徐丹汀、阎心斋、阎少轩、商连元...
5892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大概是为了照顾贫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吧,中山街小学施行奖学办法。第一种名曰公费生。公费生的评比条件主要有两条:1、家境贫寒,上学有困难。凡具有以上两个条件者,可以参加评选,而全校仅有四个名额,只有条件突出者才能被选。被选上的公费生除了不缴...
5893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关口寺第八高的变迁的情况。其中包括寺庙的介绍、学校班级等。
5894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龙桑寺乡农学校概况。其中包括建校时间、学校所在地、学校形势等。
5895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立第四高级小学概况。其中包括建校的历史背景、教、职、员、工情况、部分学生情况、学生食宿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