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0023 条 1600 / 2002
2398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2年5月16日伪满洲国司法部发布训令,将各级检察处改名为检察厅,首席检察官改为厅长。各级检察厅独立,与各级法院并设,采取“四级三审”制度。此后,长春地方检察处改为“新京”地方检察厅。
2398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6年1月4日伪满洲国公布了《法院组织法》,改组司法机构,在伪满洲国各级检察厅中,有1名日本人当次长,凌驾于厅长之上,控制厅务。
2398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0年9月伪满洲国举行第一次经济系审判官、检察官会议,确定处理所谓“经济犯”的办法,对东北人民残酷压榨,强化其法西斯统治。
2398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1年12月30日由伪满最高检察厅、各省警察厅、宪兵队策划了一次大逮捕,即“一二·三〇”事件。在哈尔滨逮捕爱国青年反日组织“铁血同盟”的领导人和各地代表。接着,又在东北各地追捕“铁血同盟”成员,先后有355人遭到逮捕、监禁或杀害。
2399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3年4月18日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出动全部警察,进行两次昼夜大搜捕,共抓人三千余人。
2399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检察机构同时灭亡。
2399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6年7月国民党政府派魏大同、孙英武组建吉林高等法院和高等法院检察处。魏大同任吉林高等法院院长,孙英武任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
2399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6年8月1日吉林高等法院检察处组成并正式办公。此后,长春地方法院检察处成立,孙英武任检察处处长兼首席检察官,刘绍禹任首席检察官。
2399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8年10月19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春。国民党政府设立的检察机构全部瓦解。
2399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2399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9年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并公布实施。
2399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分署成立。25日,长春市人民检察署成立,长春市公安局局长薛焰兼检察长,侯诺青任副检察长。抽调5名干部进行筹建工作,办公地点在斯大林大街57号。
2399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9月21日长春市检察署启用“长春市人民检察署”木质条形印章,年底改为铜质方印。25日,正式对外办公。派人协助长春市法院清理反革命案件。
2399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10月28日中共长春市委向市内党的组织和政府机关发出《关于长春市人民检察署成立及其行使工作任务的通知》。
2400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检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12月2日由市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组成的长春市审核委员会,对死刑案件进行审核。22日,侯诺青副检察长在长春市第二届第三次人民代表会议上,就长春市检察署组建半年来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及今后的任务作了《关于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