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0023 条 1485 / 2002
2226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4月2日市公安局召开全市民警治安工作会议,传达全国第二次民警治安会议决议,部署长春市年内治安工作任务,继续打击反革命现行破坏活动;加强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力度;搞好户籍业务建设;搞好城乡治安管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加强消防建设;为国...
2226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5月27日中苏两国政府商定,在中国境内的苏侨全部回国。长春市成立协助苏联侨民归国委员会,经公安局、民政局和侨务部门四个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协助苏侨回国任务,截止1955年上半年,分三批共285名苏侨离长回国。
2226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4年6月2日破获现行反革命分子韩帅、王彦为首的“公理会”反革命集团案。韩于1950年11月在市房产局工作,因贪污、渎职被判处3年徒刑,1952年出狱就业,在东北轻工业部长春工程公司第五工程队当工人,他仇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秘密拉拢...
2226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7月26日从本日起至8月21日,分3次向全市公安保卫干部传达第六次全国公安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镇反运动结束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新时期,敌情发生重大变化,调整工作方向,对隐蔽起来、伪装下来、派遣进来的敌人加强斗争部...
2226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决定,长春市复改为吉林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到长春市,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市公安机关成为省会城市公安机关。
2226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4年9月11日市公安局部署保卫国家棉花、棉布计划供应工作,要求各基层单位要打击敌特、反革命分子的破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维护供应秩序,配合工商部门取缔供应中的违法活动。
2226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10月28日市公安局部署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流氓、惯盗等犯罪活动。
2226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4年12月24日公安局、法院联合举办反流氓、盗匪展览会,展出24天,参观者有288个单位,52000多人。
2226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1月21日根据中央公安部《关于加强打击刑事犯罪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结合长春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打击盗窃国家、集体资财的刑事犯罪分子的斗争。由于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捕获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挖出了罪大恶极的流氓、盗窃犯李昨非、...
2227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1月传达第一次全国文化保卫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任务,全市以科学研究机关、高等学校、卫生医疗部门为重点,加强文化保卫机构,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群众保卫工作,保卫要害机关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安全。
2227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2月23日第三公安分局在押的流氓犯罪分子白玉身乘上厕所之机,抢去看守员鲁洪财手枪,并开枪将其击伤。治安股干警闻枪声赶至,白犯负隅顽抗被击毙。因为看守员对犯人警惕不够,市公安局发出通报要求看押人犯时,要提高警惕严令杜绝此类事件。
2227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公安部发出《各级人民公安机关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指示》,市公安局制定措施,组织实施。
2227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5月29日长春市召开处理刑事罪犯大会。市人民法院在会上宣判处理刑事罪犯34人,对罪恶严重的关凤山、刘宝清、田启、苏景明4犯判处死刑,对其余30名罪犯判处无期和有期徒刑。
2227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6月4日破获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发生的反动传单案,捕获制作散放反动传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反革命分子吴辉。吴系坚持反动立场的三青团分子,1950年6月至11月间,先后散发反动传单240多张,并企图暗害干部、颠覆列车、放火烧毁工厂。
2227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6月5日根据中央《关于开展斗争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市委成立五人小组,领导长春地区肃反工作。市公安局派干部参加五人小组办公室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