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0023 条 1476 / 2002
2212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3年6月11日抗日义勇军宋国荣、傅学文部攻占了九台县营城子矿区,俘伪警察多人,伪都“新京”受到威胁。
2212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3年6月30日,宋国荣、傅学文部千余人又袭击了双阳、磐石两县的伪警察队和自卫团。
2212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4年2月2日伪满民政部发布《户口调查规程》,规定警察署按分管地段调查登记户口,每6个月调查登记一次,对东北人民进行监视和迫害。
2212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4年5月22日伪首都警察总监公布“国道两侧二百公尺内,禁止栽培高棵农作物”的规定,企图用以防止抗日武装活动。
2213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3月11日伪满洲国警察署长会议在“新京”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策划镇压东北各地的抗日活动,并调动警察配合日军“讨伐”。
2213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9月7日伪满成立“中央警务联络委员会”,协调伪军警宪特机关镇压东北人民的步调。仅在这年10月就逮捕、迫害“反满抗日者”568人。后期,这个委员会改为“中央警务统治委员会”。
2213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6年3月日本关东军为全面控制“首都警察厅”的活动,修改了《首都警察厅官制》,在首都警察厅配日本人副总监,掌握警察实权。
2213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6年4月12日伪满召开第六次警务厅长会议,伪治安部大臣于芷山到会切际:“国内尚有疯狂宣传共产主义及反满抗日思想,国外风云日趋紧张,不容乐观”,显露出日伪当局面对东北人民的反抗,胆战心惊,要求各级警察要坚守岗位,严加注意,并掌握动向。
2213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6年4月15日日伪警特在“新京”、哈尔滨、奉天等地大逮捕,至11月,有745名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被捕入狱,其中198人被杀害。史称“东北4.15事件”。
2213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6年6月13日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和伪满警察对东北各大城市的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进行大搜捕,以齐齐哈尔市为主线,抓获哈尔滨、海拉尔、牡丹江、吉林、奉天、锦州等地共产党员及有关人员200余人,其中长春有13人。
2213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7年12月日本在长春建立极为秘密的特务组织“中央保安局”,该机构设于伪治安部,以警务司为掩护,由关东军参谋部第二课指挥、监督,外对苏联,内以中共抗日根据地游击区为目标,进行特谍活动。1939年保安局发布《战时对策》,至1941年9月秘...
2213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7年12月1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伪九台县警务科派特务去黑龙江省泰安镇(今依兰县境),将反满抗日的义勇军司令罗明星逮捕,移送伪新京高等法院审判,判处死刑,于1939年5月20日将罗明星杀害。
2213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1月12日伪满治安部设立指纹管理局,在各地警察机构设指纹管理室,对东北成年的中国人进行指纹登记管理,利用指纹对人民实行统治和镇压。
2213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8月伪白菊町派出所日本警长在巡逻中,盘查从昌图来的一名青年,发现身上带有手枪和子弹。经过刑讯,认定是去牡丹江市与那里的伪军一起,准备暗杀到牡丹江狩猎的伪皇帝溥仪,由此牵连伪军17人被杀害。
2214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0年夏季伪首都警察厅特务科警察栗宗元、张效九上街巡察,将关内来长春谋生的林树森等4人以“八路军嫌疑”抓入警察厅刑讯,定为“八路军游击队员”和“徐向前的战士”加以迫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