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634 / 4093
5449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原来只有靠广昌的一些农村有少量栽培,因其经济价值较高,1980年在傅坊、白舍等地大量引种,并迅速扩大到全县,现已有一定生产规模。
54497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蔬菜
民国24年(1935)产41担,民国26年产50担,建国后年产5000公斤左右。开始用人工菌种培育香菇后,产量大增,1987年产量超过20000公斤。
54498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白舍镇和波罗乡产量较多。
5449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粮食
建国初,水稻皆为高秆,且多为一季晚稻,1953年以后,双季稻发展很快。当时引进推广良种有早籼5个:莲塘旱、赣农3425、赣农5636、南特稻、陆才号;早粳8个:早粳3号、铁路稻、农林16号、早粳16号、卫国、北陆12号、青森5号、陆羽132...
5450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蔬菜
本地油菜品种为白菜型,栽培悠久,早熟、株矮、粒小,出油率25%,亩产25公斤左右。50年代中期推广胜利油菜、波阳甜油菜,虽然耐肥、抗倒伏、产量高,但生育期长,影响早稻插秧而不受农民喜爱。70年代引进并成为当家品种西南302,单产50公斤以上...
5450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建国初栽培的是地方种大子花生,质优,但产量低。建国后引种早熟的小子花生六月爆,高产省工,很快成为当家品种。80年代引种粤油511、狮选3号、粤选58等品系,亩产100多公斤,优于六月爆,已在全县推广。
5450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粮食
南丰原无种玉米习惯。1969年浙江移民带来玉米品种白马牙、金皇后,已扩及全县。现推广杂交玉米中单2号,亩产150~200公斤。
5450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粮食
地方品种小白薯已被淘汰。50年代引进推广并成为当家品种日本胜利百号,产量高、耐贮、淀粉多,很受欢迎。还引种了广东白皮红心薯种徐薯18。
5450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军峰山生产的尖峰茶是地方品种。引进的品种有庐山云雾茶、婺源大叶种、福建大白茶、水仙及江浙群体品种。
5450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广东、抚州等地引种马兰瓜、台黑、抚州大西瓜、无子西瓜、新澄杂一代、梨瓜等。
5450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树冠圆锥形,叶大,单果肉重约50克,皮橙黄色,果面较粗糙,核较多,平均5.1个。
54507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树冠圆锥形,叶大,单果重约40克,脐部突出,果肉成熟早于果皮,10月上旬肉质已呈橙黄色,果皮仍是绿色。
54508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树势强健,树冠开张,成年树高5米以上,冠径6米左右,果大汁多,外观标致,肉质脆嫩,甜酸适度,有香气,单果重50克左右;但与小果系比较,食味偏淡,核较多,化渣性也较低。由于大果系产量比小果系高,采摘省工,也好销售,农民乐意栽培,栽培比重将会扩...
5450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树势中等,树冠较大而果实略小,成年树高3~4米,冠径5米左右,叶片较小,果皮光而薄,果小汁多,单果重30克左右,肉质脆嫩,少渣无核,香味浓郁,外观美丽,丰产性好,在上海、武汉等地被称为金钱蜜桔,是目前南丰蜜桔中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品系。19...
5451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水果
桂花蒂系是小果系中变异繁衍出来的品系,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基本上与小果系相同,品质也与小果系相类似,所不同的是果蒂部萼片明显加厚,形如桂花,群众称之为桂花蒂,该品系产量稳定,但果小,单产偏低,近年来几乎无人种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