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633 / 4093
5448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植物
小乔木。山茶花虽有众多栽培品种,但野生的山茶花仅见于四川和黎川岩泉两处,对保存基因很有价值。
5448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植物
大乔木,为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系国家保护树种。岩泉地区有散生。
5448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植物
乔木,最高达30米,胸径1米。此树种为我国特有树种。岩泉废弃的居民宅旁有10余棵此种大树。
5448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植物
小乔木,是优美的观赏树种,为国家保护树种。岩泉有自然分布。
5448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动物
蟾蜍的生存数量甚多,每年惊蛰前后成群结队在水沟、水塘、水田中交配产卵,当地称“风蛤”,山民有捕食蟾蜍习惯,如能在其产卵后捕捉,并在宰杀前提取其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
5448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民国时期,本县香菇生产,均为山场倒树放口利用天然生发,主要产地为茶亭(今洵口)、厚村、樟村、宏村、德胜关、湖坊等地,主要外销江苏、浙江一带。民国25年(1936年)全县香菇(菇干,下同)产量为3万公斤,居全省产香菇县份之首位,占全省当年总产...
5448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据民国36年(1947年)资料记载,当时全县年产笋干8000余担,从事笋干经营生产的达2千户,产品绝大部分销往汉口、湖南、九江等地,建国后笋干年产量很不平衡,丰年产量高达15—25万公斤,歉收年景低到0.5—1.5万公斤。1989年为建国后...
5448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货物
民国时期,本县德胜关等地利用竹麻等林产品制造毛边纸的作坊很多,城乡均办有纸行,产品80%销往外地,主要运销汉口、湖南、九江等地。民国36年(1947年)全县年产量为4000担,民国37年产量达10000担,运销量达9000担。建国后,由于毛...
5448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货物
本县历来盛产木炭,且大量外销。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木炭产量50万公斤,外销量25万公斤,主要销往抚州等地。建国后全县木炭产量一般每年在600—1000吨之间。
5449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货物
为建国后新增加的林副产品品类,为全县林副产品中产量最大的项目之一。1966年县化工厂建成开工后,主要从事松脂的提炼和加工。全县松脂年产量,1950年仅189市担,随后几年降至20—50担之间,1958年提高到1950市担,1961年3187...
5449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民国时期还有县内盛产山栀子的记载,据民国38年(1949年)全省物产调查,黎川上年度全年栀子总产量500担,全年运销总量为400担,主要产地为公村(今属中田乡)、龙安等处
5449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其他
清代至民国初,南丰县的“鄱阳、重石、罗家堡、河东、夏家洲、胡家堡、杨林渡、窑下等沿河一带历来是蔗糖的主产区,土法生产红糖,年产值六、七万金,畅销赣东各地”,“自海禁大开,外货入侵,洋糖充斥,以致土糖销路迟滞”,加上“种法不良、制法不良、交通...
5449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建国前,只有少量种植,今已初具规模,1987年面积超过100亩的有洽村、三溪、西溪、太和、中和等乡镇及县园艺场,其他乡镇也有少量种植。
5449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1980年开始引种,主要栽培地点有洽村、傅坊、桑田、波罗、白舍。
5449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植物
三溪乡种植较多,其他乡村自种自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