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857 / 2336
2784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东营域内粮食工作历史悠久。早在1940-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三县抗日民主政府就相继成立粮食部门,当时称粮食科、财粮股、财粮科、粮秣科或粮库,负责抗日军需、民用粮油征集、调运和保管工作。
2784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5年前后,三县民主政府粮食部门陆续改称粮食局。三县粮食部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次组织群众为前线八路军和解放军官兵征集、运送粮草,为全国解放做出重要贡献。
2784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3-1984年,东营市建市初仍执行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继续实行粮食征购包干3年基数。
2784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3年,东营市包购基数为2970.5万公斤,实际完成4386万公斤,超购1415.5万公斤。
2784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东营市粮食丰收,商品粮大量增加,省首次不下达粮食征购任务,各地报多少省里列多少,全市共征购粮食6166万公斤,超购4163万公斤。
27846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通称第4个“中央1号文件”),十项政策的第一项就是“改农产品统派购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文件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27847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4月1日,东营市取消粮食统购,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同时实行粮食收购与奖售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政策。定购以外的粮食,允许自由上市交易。如果市场粮价低于原统购价,国家仍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至此,东营域内为时32年的粮食...
27848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国家适当调减合同定购任务,扩大市场议价收购比例,实行粮食调拨包干政策,平衡粮食收支。省政府对东营市粮食定购任务进行调减,由1985年的5000万公斤,调减到 3500万公斤。同时,山东省改革粮食财务管理体制,由省统收统支下放到县...
27849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7年,山东省对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再次进行调减,取消国家委托代购任务,增加粮食“议转平”(指国家平价粮销售的缺口由议价粮弥补,价差由财政补贴)任务。全市定购任务 3250万公斤,议转平任务1900万公斤。
27850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2月,市面粉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市饲料公司实行递增包干的经营承包,市储运公司实行定额补贴、利润分成的办法,粮食企业逐步向市场化迈进。
2785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8年起,省核定各市地合同定购任务一包三年不变,继续实行粮食收购同供应化肥、柴油及发放预购定金挂钩的“三挂钩”政策。
2785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从1988年起,国家多次提高合同定购粮食价格。
2785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9年粮食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国家供应统销粮油的范围,在城镇只保留了居民口粮和事业供应两项,取消议转平收购的强制性任务。
2785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始,广饶县粮油总公司相继在全县建立起16处“粮食银行”,全县553个自然村共设代购代销点1200多处,储粮户达3万户,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30%,储粮结存数达3.8万吨。
2785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0年全国粮食大丰收,重新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为此,国务院推出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和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两项制度基本上贯穿整个20世纪90年代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全过程,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缓解了当时非常紧张的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