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王荊文公詩箋註
上顿渡镇志
临川文化史
汤显祖与罗汝芳
宜黄县志
临川区志(1987-...
抚州地区粮食志
连城鄉誌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抚州特色养殖业
莲乡山水
趙醒儂传
抚州农家美食
大岗镇志
抚州检察志
南丰县志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市志:全5册
乐安县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湖南乡志
崇仁县志
广昌县志
黎川县志
抚州金融志
走遍抚州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金溪县志
南城县志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24
/
4093
6346
(二)幼儿初步发展阶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至1965年为初步发展阶段。1958年至1960年间,各种形式的幼儿班、托儿组纷纷建立,最多时达到766个,几乎全县每个生产队都有,招收幼儿达1万余名,但大多数未长期坚持办下去。至1965年,巩固保留的幼儿园仅5个,计7个班,接收5...
6347
(三)幼儿稳步发展阶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以后,本县幼儿教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城关镇设有幼儿园6所,各公社、场均办有幼儿园、班,有的地方大队也开办了幼儿班。宏村公社沙下大队幼儿园于1978年被省妇联评为全省先进幼儿园,1982年又荣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先进幼...
6348
二、小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后不久,本县首先在县城环胜山黎川书院旧址建立高等小学堂1所。随后,钟贤和石峡由当地旺族士绅创设私立小学各1所,均设有高级班。民国初年,县城高等小学堂改为“黎川县立高等小学”。钟贤陈鲁氏小学称“光裕小学”,并附设有“...
6349
(一)黎川县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年,县城高等小学堂改为“黎川县立高等小学”。钟贤陈鲁氏小学称“光裕小学”,并附设有“阃范女子小学”。资福士绅黄扩民在家乡创办“竞强小学”,并担任校长,由于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学校声誉颇盛。此后,城乡各地纷纷建立一些私办小学。民国21...
6350
1.黎川县民国时期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年,县城高等小学堂改为“黎川县立高等小学”。钟贤陈鲁氏小学称“光裕小学”,并附设有“阃范女子小学”。资福士绅黄扩民在家乡创办“竞强小学”,并担任校长,由于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学校声誉颇盛。此后,城乡各地纷纷建立一些私办小学。民国14...
6351
2.黎川县民国时期的私立小学形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是由教会办的。民国23年,天主教驻黎川神甫白若愚在县城天主堂侧创办“崇德小学”,任命中国籍教徒为校长,教师也多聘天主教徒担任。二是由当地较大宗族所办,以招收本族子女为主,兼收外姓学生,但本族子女免收学费。特别是“真儒小学”办学历史长,规模...
6352
(二)黎川县建国后的小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族学、教会及私人所办学校均由国家接管。原县立第一小学、县立第二小学分别改为城关镇第一小学、城关镇第二小学,邓氏真儒小学改为城关镇第三小学,私立崇德小学改为城关镇第四小学。据1950年统计,全县有小学61所,在校学生47...
6353
三、中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中学教育开办时间较晚。民国27年以前,县内高级小学毕业生如需升入中学求学,须赴南城县参加中学升学考试,录取后,分赴南城或其他县、市中学就读。民国27年9月,私立江西中学派人到黎川筹办“江西中学黎川分校”,校址设县城磨市街上邓氏家庙,始设...
6354
(一)黎川县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中学教育开办时间较晚。民国27年以前,县内高级小学毕业生如需升入中学求学,须赴南城县参加中学升学考试,录取后,分赴南城或其他县、市中学就读。民国27年9月,私立江西中学派人到黎川筹办“江西中学黎川分校”,校址设县城磨市街上邓氏家庙,始设...
6355
(二)黎川县建国后的中学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民教科接管了黎川县立初级中学,废除了学校的训导制度,取消“公民”课,逐步推行教导合一的制度。但招生仍按旧制分春、秋两季招收。1951年,开始用新编教材授课。暑假期间,中学教师赴省(南昌)集中学习,以提高思想和...
6356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该校为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该校附设有简师部和初中部,简师部于迁至黎川后不久即撤消,初中部先设于宏村,后因校舍不足改迁西城乡。同年7月16日,“江西省第七区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迁来本县钟贤乡,借鲁氏...
6357
一、黎川县的师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8年,“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由南城迁入本县宏村乡。、该校为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该校附设有简师部和初中部,简师部于迁至黎川后不久即撤消,初中部先设于宏村,后因校舍不足改迁西城乡。同年7月...
6358
二、黎川县的职业技术学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3年,在城郊栗塘坪山创立“黎川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据民国33年度第二学期统计,当时全校仅有教职员工7人,其中校长1人,教师5人,职员1人。民国38年前即已停办。“文化大革命”中,各农业中学陆续停办,学生解散回家。到“文化大革命”前...
6359
第四节 业余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属于成人和社会儿童文化补习学校性质。开设有国语(即语文)、算术、体育、劳作、自卫、公民(成人班)等课程。民国24年,民众学校增至12所,分成15个学级。此期间,在县城另办有补习学校1所,有学生60名,教职员3名。民国28年4月,在县城薛氏家...
6360
一、黎川县的扫盲及初等业余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本县办有“中山民众学校”5所,计17个班,共有学生652名,专任教师8人,另聘若干兼职教师任课。属于成人和社会儿童文化补习学校性质。开设有国语(即语文)、算术、体育、劳作、自卫、公民(成人班)等课程。民国24年,民众学校增至12...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