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0204 条
2021年
110204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10204条
基础文献
215条
析出资源
75664条
图表
24366条
人物
1439条
机构
689条
事件
6143条
地名
91条
专题
354条
作品
716条
实物
527条
颗粒列表
共 110204 条
7283
/
734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109231
酸奶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蒙语称“艾日格”,通常外地人把牧区的“塔日格”和“艾日格”都称作酸奶子。其实这两种酸奶子的制法有很大的区别。“艾日格”,是把煮熟的奶子盛入奶桶,每天用特制的木杵反复捣动以后,再在里面加五六公斤生奶继续发酵。
109232
奶酒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将“酸奶子”倒在锅里,并在锅上置一个合适的木桶(无盖无底的),木桶上安放一个冷却锅,锅内加凉水。
109233
奶疙瘩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晒干的酸奶疙瘩一般泡入茶碗内食用,或与大麦做的炒面(塔拉很),酸甜可口,益于消化,是蒙古人常饮不厌、老少皆宜的食品。
109234
酥油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酥油有两种,即黄酥油和白酥油。以黄牛、牦牛的鲜奶做成的酸奶里倒杵杆打出来的就是黄酥油。另一种直接从鲜奶揭的皮子做成的是白酥油。
109235
蒙古烤饼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这是蒙古民族家中常做的面食,也是必备食物。从制工作具与饼形状区分,又分为啥布特海包尔次克和库米西包尔次克两种。
109236
油饼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土尔扈特人喜爱的食品之一。油饼是用发酵好的面擀成小饼,上面开个几个小口眼,用清油,动物油炸制而成。
109237
油果子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油果子是把面擀成指头大小不同形状的小块,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配以奶茶味道很不错。多作为早点或待客小食品。
109238
萨克塞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这是土尔扈特人十分喜欢吃的一种米加肉饭,又叫肉干蒸饭。
109239
蒙古面条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与其他民族手擀面有所不同,面擀得硬,细不说,还要用羊肉汤下面。面熟后切一些熟羊肉丁洒在上面,放点盐,不放其他任何佐料,吃的是原汁原味的清香。
109240
那仁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因为草原上的蒙古人与哈萨克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生活饮食自然互相影响。做法是,先将连骨肉煮熟捞出,切碎放在人盘中,然后把擀面切成5至8公分宽的皮带面,也有用拉面做的,煮熟捞出来,盖在已切成块的肉上,洒上洋葱,蒜,香菜末,拌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109241
奎次饭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这是现在很少有人吃到的一种饭食。它是土尔扈特人过去的一种特色饭食。一般用玉米做,有时也用小麦做。
109242
都萨木里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食品
用鲜奶和面粉做成糊糊然后在动物油或清油里快速炸熟。一般牧民搬家走几天后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而做给孩子吃。
109243
长皮袄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长皮袄;土尔扈特蒙古人男女均穿皮袄,蒙古语称“德午勒”,一般不加布面,只饰以布红黑布边,宽大厚实。
109244
皮长袍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皮长袍:这种羊羔皮长袍一般不穿。蒙古语称“午齐”。它外缝绸缎,布或棉布料为面子,用水皮或边,羊羔皮做领。
109245
夹袍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蒙语称作“拉布锡克”,双层,一般用布、绸缎、平绒等料缝制,式样和“层木”一样,男女在夏季皆可穿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