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790 条
2022年
790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790 条
文学
287条
艺术
9条
音乐
4条
建筑
131条
遗址
166条
器物
14条
食品
15条
其他
156条
道路
8条

颗粒列表

共 790 条 40 / 5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8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全胜墩,位于果园镇高闸沟村委会东200米处,墩台近似方形,台基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7米,残高13米,属肃州西北路烽火的烽台之一,北接屯庄堡墩烽火,南递卫城西北角烽台。
58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丁家坝墩,曾位于丁家坝园艺场场部正南、甘新公路南侧的石滩中。
58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丁家坝备御墩,东距“丁家坝墩”6里,亦位于甘新公路南侧的石滩中,建国后政府在备御墩南侧修建了 “火葬场”。前些年,由于道路建设等因素,遗址不存。
58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明沙窝墩,明代早期两山口守城营守望的边外烽墩之一,墩在原明沙窝村6组东南1公里处,东西长9米,南北宽11米,残高9米,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9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新添墩,当为万历后期在明沙窝墩与红烟墩之间新添筑的烽墩,位于今新添墩农场西北2.5公里的黄水沟南侧的沙山上,北接红烟墩烽火。
59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明盐墩,今讹“煤烟墩”,墩在今银达镇南坝村境内“运家坂滩”南的高埠上,距北偏西的火石山墩约5公里,距西部的西坝屯庄约5公里。墩为方形,底边长约9米,残高8米,形制基本完整。曾北接火石山墩烽火,南传明沙窝墩,明万历年间已弃。1990年被公布为...
59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火石山墩,在“运家坂滩”北4公里的火石峡山山口上,墩底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8米,南北宽11米,残高7米,199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9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道路
当代乡际道路名。上红路,指原上坝公社通往红山公社的乡际道路,全长15.7公里。始建于1973年,1974年竣工通车,为四级砂石公路,取名“上红公路”。1996年至1997年铺筑沥青路面时方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该路北起上坝镇境内甘新公路70...
59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明边墙关口名 闇门,因明代在此边墙下设置供军队隐蔽出入的关口而得名。地名含义:隐蔽的门洞(门洞置于边墙墙基下方)。《重修肃州新志》载:“北长城,即在肃州城北三十里之长城也。中有闇门,军戍出入,东西长七十里。” 闇门,今称“暗门”,误,应予纠...
59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明代城堡名 两山口堡,筑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重修肃州新志》城堡条下曰:“两山口堡,设在平川,土城周围二百二十丈,东至下古城二十五里,南至肃州二十五里,西至新城三十里,北边临边(墙)。外有’干海子’,系往来冲路,离堡一百五十里,...
59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食品
兰州水烟制作过程是:先把宽大肥厚的绿烟叶摘下来去柄撕茎阴干后,加入槐花、紫花、碱、白矶、石膏等料混合熏蒸,并在熏蒸后的烟叶上搓以麻油、食盐、姜黄,再分档次喷洒麝香、冰片、当归、薄荷、川芎、苍术、山奈、藿香等配伍药物熬制的药水,压制成三尺见方...
59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遗址
古桥名 因木桥坐落于拐坝上而得名。地名含义:拐坝上的桥。按:讨赖河河北坝旧渠道向东流经今拐坝村东部折向东北流去,进入杨家沟、新沟灌区,人们将这段拐弯的水渠俗称“拐坝”。
59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建筑
南清水河桥,曾坐落于今团结东路与祁连路的交界处,即石化大厦五盆路口交接处。此桥桥南有大片沼泽和数处泉眼,汩汩泉水清澈见底,从桥下向东北流去。桥南有东来的石河汇入清《重修肃州新志》载:“南清水河桥,南门外东一里。系边山诸堡必由孔道。旧有独木桥...
59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建筑
解放桥,位于酒泉古城南门外139米处,今南关小学门口南侧。原名“南门桥”、“沙子坝桥”、“南石河桥”,酒泉解放时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入城式在南门举行,遂改为“解放桥” 。 南门桥,清代康、雍时期就有,毁于雍、乾之际。《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南门桥...
60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建筑
公济桥,坐落于今东美汽车站大门口东侧的路面分叉处,就其名称而言,或许与出资造桥者张公有关。清《重修肃州新志》载:“公济桥,在东关城外一里,跨水磨河。先年,止独木一通徒行。嘉靖二十一年,山西商人张玺购大树建造。”这是地方志对此桥修建的最早记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