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70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36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食品
苗族以大米为主食,而且习惯于吃粗加工的粮食,如:玉米、红薯、洋芋常常是煮或者是蒸熟以后一粒粒的吃、一个个的吃。这样既保持了粮食的新鲜又避免了营养的损失。
1037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丧葬习俗沐浴穿衣,用热水给死者洗身,穿专门为死者准备的新衣新裤。如果死者是女的,就要穿苗族的裙子,但不能系围腰,然后将死者横放在堂屋中间的墙角下停放。死者的地上要用稻草或者马杆垫上为死者洗身的水不允许乱倒,必须要倒在僻静的地方,以防人踩...
1038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长期实行族内婚制婚姻,仅限同一部落的几个氏族之间来进行,也造成了苗族与其他民族不易通婚,而且出嫁姐妹所生子女不能通婚 因姐妹的丈夫无论同姓或异姓,均以兄弟相称,所生子女相互的称呼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称呼是一样的。所以在苗族看来,兄弟与姐妹...
1039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艺术
在苗族婚礼上,长者们再三告诉新人 要相亲相爱,好好过日子,同时老人们传唱苗族古歌,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1040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当代湖南城步苗族民众中依然保留着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仪式,仪式在晴天的黎明时候举行,巫师表情严肃的到东方去迎接太阳,追随的人们也同样庄严肃穆,等到太阳升起时,一起向太阳礼拜,同时高声歌颂“太阳歌”,太阳出来是辰时,正是大王出门时,大王出门犁田...
1041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跳花的场地叫“花场”,是片平坦的山坡,中间低,四周高,形同一座“露天体育场”。“花场”中央竖着一根用杉木做成的“花杆”。它是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在爆竹声中立起的。立杆的时候,老人们走在前面,芦...
1042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当代著名作家袁鹰在《井冈翠竹》一文中,曾这样描写竹子:“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子烧了 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在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
1043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苗族每当有老人去世人们便会为逝者吹奏芦笙和吹奏送死调。指引亡灵重新投胎回到祖先故地。
1044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川黔滇型服饰分布于川、黔、滇、桂等地区,女装通常为对襟短上衣,下穿中长裙配腰带,衣料以手工麻布为主。颜色较浅,绣花及银饰等装饰较少。黔西北一带地区,男女着装喜欢穿戴用织花,手工完成的披肩具有装饰特色。
1045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食品
喜欢吃糯食也是苗族重要的饮食特点,苗族之所以要种植糯谷,这与苗族的生活习俗和生产环境有关。糯米在苗族人民群众中用途很广,过年需要糯米打糍粑,自己食用以及送给客人。在这样的糯食文化背景下,相关的词语也就逐渐产生了。
1046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苗族每当有老人去世人们便会为逝者吹奏芦笙和吹奏送死调。指引亡灵重新投胎回到祖先故地。
1047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苗年节除了这些活动以外,苗族人民还举行斗牛、斗马、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其中以斗牛斗马最有吸引力,常常会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
1048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逐步趋于定居,启用于遮风避雨的住房也逐步发生变化,原来的窝棚被土木结构的草房所取代,这种房屋的特点是低矮潮湿、通风条件差,但四周多用土 石来垒墙,它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还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另一特点是人畜共居卫生条件差。
1049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丹寨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以外,还用作被面、垫单、帐沿和包袱布等,以及民俗活动中。丹寨苗族祭祖时要穿特制的腊染衣,叫“祭祖衣”。
1050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花山节期间有爬花杆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杆顶挂上一葫芦好酒或礼物,要求竞赛者先上杆,后下杆,上杆头向上,下杆头朝下,一上一下,快者为胜,可奖得杆顶的美酒礼物。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