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21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0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艺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人与农作物、电气化等相结合出现在剪纸中,以男女知识青年背着行李到山村,周围以向日葵、麦穗、蔬菜、梯田、大山和树木衬托,每座山头都有电线钢塔,近大到远小,层次分明。
30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音乐
如《妹家石榴多》:“妹家石榴多,红籽甜心窝,摘个最好的,送给有情哥。石榴心子多,百心合一个,妹有百颗心,颗颗为着哥。”
30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器物
纳西语泛称竹笛为“比哩”,称横笛为“勒得儿比哩”,称直笛为“勒子比哩”。横笛的形制与演奏方法与汉族同,故略。
30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音乐
并整夜唱《嫁女古歌》:梅花红艳艳,一年开两度,小伙要娶妻,姑娘要出嫁。白鹤飞来了,衔来五彩云,姑娘小伙啊,快去迎亲吧!亲亲阿舅坐左边,亲亲姑妈坐右边;邻里亲友都到来,尊贵的客人坐满堂。银碗里面斟甜酒,手捧银碗敬亲友;金碗里面斟甜酒,手捧金碗...
30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文学
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记道:“永宁领袖们的好客,尤其是已故总管阿云山的殷勤招待是无以复加的。阿云山是友好亲善的化身,使人真正感到是受欢迎的。”总管阿云山与洛克的友谊,可以说是生死不渝的。1942年洛克最后一次访问泸沽湖,在离开海岛前...
306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器物
塞笛,竹制,为竖吹气鸣边棱管乐器。吹口安装滑梯形木塞,塞下背面开有长方形发音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距离相等的音孔。
307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音乐
又如《跟他吃蜂蜜》:“跟他吃蜂蜜,心里是苦的;跟你吃黄连,心里是甜的。”韵味隽永。
308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器物
手摇鼓:纳西语称“打布勒”,形似汉族的拨浪鼓(货郎鼓),古汉语称鼗鼓。直经约15厘米,厚约5厘米,有手柄。鼓框左右两侧钉有短皮绳,绳头打结。演奏时右手摇动手柄,使皮绳摆动打击鼓心而发声。蒙皮方法同大皮鼓。
309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艺术
《猪多粮多》刻画了纳西族妇女响应党的号召,从事农牧业的情景。四边花草反映了农村庭院花果盛开,一个怀抱一只小猪的纳西族妇女,正在喂养几头大肥猪,旁边有一群小猪正在吃奶。作品表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60年代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下...
310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其他
例如其中的“郎究战神舞”,舞谱将其记作:“向前进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后退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左跨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右跨三步,原地转三圈。”但在实际法事仪式中,东巴祭司却将上述限定表现得舒展大方、柔韧有余,其中的过渡动作均是弱拍踮起脚尖,强...
31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艺术
《女民兵》刻画一位纳西族女民兵手握钢枪的英姿飒爽形象。
31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文学
前者写玉泉的春色,由巍峨的殿阁,迷人的波光,以及飞燕、游鱼、春花、绿萍铺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给人以无限的愉悦和振奋。后者以浓墨重彩展现澄潭的清澈幽深和无穷魅力,以致让游人产生了雁在水下飞、人在天上行的错觉。
31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艺术
《牧羊图》刻画了牧童扬鞭把羊群赶到大树下,生动地表现了合作化后农民的生活情景。这是和光的代表作,曾刊登在1956年的《边疆文艺》上。
31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器物
海螺号:纳西语叫“夫热木科”,属唇振腔鸣乐器。制法是将海螺的尾端磨开一个吹口而成。海螺分粗海螺、细海螺两种。粗海螺较长,因表面有很多突棘,故又称刺海螺;细海螺较短,表面洁白圆滑。两种海螺各分公、母,左旋螺为公,右旋螺为母。
31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音乐
《阿哩哩》,“阿哩哩”是纳西民歌中常用的衬词,意为欢乐的歌。它是1949年前后纳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闹翻身、求解放历史巨变时期应运而生的新歌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