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125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861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采茶活动的正式开启,形象记载着茶叶生产演变的历史,同时也诉说着,远古时代的那一片繁荣和葱茏。
1862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食品
皇家古茶园因常年受印度洋温润空气的滋养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普洱茶。
1863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龙潭三面森林环绕,林翠山青,生长着丰富的亚热带植物,造就一个天然的生态氧吧。西岸部远处的高山之上,隐秘着龙摩爷圣地。旁边的溪流瀑布源源不断的流入龙潭,为龙潭注入灵气。
1864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食品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宽宏村委会困卢山自然村。困鹿山是当地普洱府选为贡茶的专用茶园,其茶品质好,茶叶、香高味甜、回味甘长、醇厚、韵味悠长。
1865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建筑
团结塔是拉祜、佤、汉为一体的三角盟誓塔,不仅是西盟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边疆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缩影写照和见证。
1866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食品
在宁洱博物馆馆藏中,有一种传统名茶,由7饼圆茶整合为一筒的普洱茶,被称为七子茶饼。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团圆美满。也象征着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生活的26个少数民族。
1867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丢包”习俗,自古流传于中老越接壤的中国江城、越南奠边府、老挝丰沙里等地区。在“丢包”的每个角系上彩色丝带的荷包,就是丢包。是当地男女用于传情达意的信物。
1868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每年的傣历新年,是傣家人的一年一度欢庆之日,傣家人上山采花、堆沙、卜冒和卜哨们敲响象脚鼓和铓钹,用树枝相互泼洒着佛前取来的圣水,祈祷着来年的祝福。
1869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丢包节,是地跨中、老、越3国的跨国相亲会。如今已成为中、老、越3国的传统节日。丢包节每两年一次,在中国、老挝、越南三国轮流举办,期间江城当地世居的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和相邻的老挝、越南边民穿上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聚集在江城共同狂欢,延续着世...
1870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在宁洱县城西北侧的民族团结园内矗立着一座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1871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世界茶源景迈山,2.8万亩的乔木古茶园,堪称茶山之最。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这里常年雾气环绕,犹如仙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这些历经千年沧桑天资不凡的千年古茶树成为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
1872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其他
一粒粒谷粒落地的声音,一张张喜悦的面容,这是来自新米节的狂欢,是孟连县重要而神圣的节日。新米节当天,傣族等少数民族穿戴整齐,带上祭祀的物品来到稻田,年轻的少女将新割的稻米放在卷席上,由村里的壮年用类似镰刀状的木把敲打出新鲜的稻米。村里的老人...
1873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食品
墨江普洱茶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特产。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墨江坝溜杨八寨村民即从绿春引进种植。墨江是思茅市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为普洱茶产地之一。茶区有景星(今景星乡)、玛玉(今划归绿春县)两大茶山以...
1874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艺术
每年的4月10日-13日,是孟连县最热闹的日子。这种与熟悉的傣族音乐截然不同的传统民间音乐,被当地人称为宣抚礼仪乐舞。
1875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普洱市微纪录片 | 类型: 遗址
孟连宣抚司署,建在南垒河西岸的金山上,是傣族世袭土司刀氏的衙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门庭居高临下,气势庄严的衙署。宣抚司署曾有28代傣族世袭土司在这里行使统治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