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109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21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酿椰子虫也是经过改良的,因为有很多顾客吃了以后感觉椰子虫里面汁水比较多,吃不下去,所以我们就把那个椰子虫的内脏给它掏空,加上肉末,加上各种辅料之后油炸,我们就是沾上芝麻的蘸料就制成了。
1622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佤王宴又叫窝朗宴,是佤族人流传了三千多年的传统习俗。佤王宴诞生于沧源佤山,是佤王盛请尊贵客人的宴席,是佤族最高接待盛宴 ,被视为佤族的满汉全席。
1623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黄氏老字号的麻花也是鲁史一绝 这也是随着马文化传入的 味道纯真 一直按照老传统制作 用料讲究 一口咬下香甜酥脆 口齿留香 让人欲罢不能
1624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酸浆水点的豆腐是鲁史一绝 将白豆腐切成一公分见方的团 在阳光下暴晒 制成的酱豆腐是远近闻名的食品 清香源自没有污染的本地自产的黄豆 与香料 盛在瓦罐里 连罐一起称卖 不仅吃起来香 放的时间也长 时间越长香味越纯
1625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艺术
在达比亚中,整个怒族人的迁徙、发展历史和生产生活历程都被编成了舞蹈语汇记载了下来,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达比亚舞蹈的上身弹奏姿态非常丰富,舞步比较规范,节奏大多为中速,这与这一民族的性格沉稳有一定的关系。其代表性节目有反映性崇拜及生殖崇拜...
1626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器物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俗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红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
1627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建筑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因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1628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器物
用于丧事的嗯啾是由质竹制作,按孔有圆形、方形两种,无簧,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常用于表现悲哀之情。
1629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建筑
建筑以草、竹、木三种为主要建筑材料,以茅草片盖顶,屋顶大多设有丫叉型的搏风板。用整木制作楼梯,圆木是支撑房子的骨架,竹板铺地,木板围墙,茅草盖顶,屋檐伸出。既遮阳又挡雨,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造价较低。房屋通风散热,冬暖夏凉,排水性能好,适宜...
1630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竹虫就是大家比较常见的,正常是油炸,油炸了之后沾一点盐。但是改良之后,竹虫炸了之后用马蹄菜因为油炸的东西是比较容易上火,马蹄菜是清火的。我们就加马蹄菜还有本地的各种香料,油炸之后凉拌。
1631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水酒,佤语叫“布来弄”,要以小红米、稻谷、玉米、高粱、小麦、苦荞、糯谷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将原料炒黄,撒上少量清水后拌湿,然后用甑子蒸熟,再堆晾在篾笆上。凉了后拌进适量酒药,用芭蕉叶垫在箩筐里,将酒料捂严,支在火塘边或阳光照射的地方受热。四、...
1632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器物
年轻男女用于传情的篥西是用不带节的竹管制成,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有三角形吹口。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然后进行对唱。
1633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艺术
“目瑙示栋”景颇族群众心中神圣、崇敬的存在,也是景颇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既是景颇先民自喜马拉雅山跋山涉水,艰辛南迁的形象迁徙图景,又是景颇子孙寻祖先足迹,进行“目瑙纵歌”时的舞步路线图。
1634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食品
蚂蚱是本地的,比较多的寻常做法也是油炸。在这边是用烤,先把它翅膀摘掉,摘掉之后串成串,用普通烤烧给它烤熟。烤熟了自己蘸那个椒盐直接食用。
1635
知识出处: 大型记录片《进村入户》 | 类型: 器物
短笛是一种怒族男女皆吹的民间常用古乐器,在舞蹈中多为女性吹奏,怒族语称之为独独丽丽亚。短笛音色柔和婉转,曲调优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