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806 条
2023年
2806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806 条
文学
2409条
艺术
1条
音乐
4条
建筑
283条
遗址
53条
器物
48条
其他
8条

颗粒列表

共 2806 条 124 / 18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846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建筑
侯王庙位于海棠区风塘村西,坐落在较低缓的丘坡上,属明代坛庙建筑。侯王庙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建,2002年又再次重修。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68平方米,呈三进式布局,砖木结构,...
1847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作者张习在诗中描写了自己驻足在古驿堆的壮丽景象。诗中写到眼前的景色壮观,高山插天,蓝天碧海,清新惬意。作者惊叹于高山巍峨,感慨落魄;在这个寂静无声的瞬间,他产生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也看到了明朝,想到要向着回风之地远航,彷佛身临仙境一般。全诗...
1848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的诗名为《外纪》第四首,作者在诗中写到南北的气候差异和其所带来的影响。南风带来的是温暖,北风则让人感到寒冷。尽管这种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奇怪,但作者依然感到不解,对南北气候的差异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心有所思。同时,作者也认为南北的...
1849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是旅行家胡传的行程日记,介绍了他从三亚到陵水县城的路途经历。他描述了路途中各地土人的生活和言行,以及当时的地理和气候情况。他还谈到了当地的农业情况以及对山地开垦的困难。
1850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是夏寿华的《琼游笔记》,记述了他到海南旅游考察的经历。他到过藤桥市,描述了山路艰险,市中烟户较三亚为多,住警察分局,和局长及警察的交往。他还描述了一次迷路的经历,雨田落后甚远,夜晚失道,一些人丢失了。
1851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黎峒之地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包括寻人、了解当地情况、与绅士交流、提倡常产出息、接待税关委员、收到黎人求助等。作者对于当地的木材资源、农业生产、教育情况等都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852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段文字表达了对逃犯追捕和商家维权的重要性,强调了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来惩治罪行,并呼吁琼崖民政长加强法律实施。
1853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作者前往黎中考察时,在藤桥市遇到的无法批断的案件,并请求当地官员调查。随后,作者离开藤桥市,前往赤岭,访问符香圃,品尝肴酒。同时,也记录了庞警长对于剿匪时家中遭受的不幸,以及他的年龄和职务等情况。
1854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是一份政府公文,提及了符咾野涉嫌杀人的案件,以及拘捕他的经过。同时,也针对符家宝的情况提出了政策,要求让他回到家乡耕种,并警告他的兄弟不得再作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
1855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作者从三亚埠出发,经过榆林港、红土坎、藤桥市等地,徒步穿越一路所见、所闻、所体验的经历。文中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黎族文化,动物飞马,以及作者的交友经历等。
1856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南省崖县藤人的生活、风俗及当地特产。主要包括该地的出口商品、市镇与乡村的风俗差异、婚姻制度的局限和藤人的嗜好等。同时,本文还记录了作者在与地方人民的交流中所见所闻。
1857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载了作者从藤桥市前往新村埠的艰难旅程,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有趣的事情,包括口渴时购买椰子解渴、在英州坡村民家吃了稀饭和盐菜等。同时还介绍了新村埠的情况,包括港口、出口商品以及恶剧等。
1858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这是海南现存最早的一部《崖州志》,极为珍贵。由张擢士、李如柏编纂。张擢士是江南通州人,康熙七年(1668)出任崖州知州。李如柏是镶白旗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出任崖州知州。张擢土在任时就曾着手编纂《崖州志》,成稿之后并未刊印行世,搁置2...
1859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该志由知州宋锦与学正黄德厚纂修,成书于乾隆二十年(1755)。宋锦是河南武陟人,乾隆十八年(1753)任崖州知州。据光绪《崖州志》记载,宋锦“慈惠清廉”,曾“设书院、立义学以育多士”。黄德厚是吴川人,乾隆十八年(1753)调任崖州学正。当时...
1860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 类型: 文学
钟牧元棣重修州志,书成于光绪辛丑,补订于戊申间,筹出版而未果者,不止一二次。甲寅春,偶与孟君继渊谈及此事,幸具同心。既而商诸大众,胥有厥志。但因的款未敷,而欲暂待。绍材特于先君名下加捐八十金以足之,亲携缮本,赴省排版。版初出,其误点悉为校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