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110 条
2021年
624 条
2022年
1486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110 条
文学
613条
艺术
168条
音乐
78条
建筑
513条
遗址
255条
器物
379条
其他
73条
道路
31条
颗粒列表
共 2110 条
77
/
14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141
中陈郝窑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遗址
中陈郝窑址面积相当可观,整个遗址可分为青瓷区、白瓷区和黑瓷区。青瓷区主要分布在村北和村西,沿蟠龙河北上,同相邻的张岭村青瓷窑址相连。
1142
青瓷区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青瓷区烧制历史漫长,从北朝延续到北宋时期。地层堆积共有6层,第一层为耕土,第二层为北宋时期,第三层属于唐代,延续到五代时期。
1143
白瓷区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白瓷区面积最大,从村中一直绵延到村南田野中,包括村西南和村西部分地段。地表随处散落许多瓷片和窑具。
1144
高足盘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高足盘是中陈郝窑隋代流行器物,习惯在盘底附加喇叭状圈足。这种造型系由秦汉陶豆延续而来,在转化为瓷制品后,器形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1145
盘口壶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盘口壶是中陈郝窑北朝至隋代流行器物,造型别致。唐代以后普遍使用执壶,在器腹增加流注和曲形把手,不但具有曲线美,而且使用时更加方便。
1146
大辟邪土陶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大辟邪是挂在客厅进门迎面墙壁上的装饰土陶,人们认为它具有祛除毒气和瘟疫、规避邪气的功能,因此在过年的时候买一个挂在家中以图吉利。
1147
香炉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是在祭祀时用来插放燃烧香的器具。最古老的香炉是圆式的,三足,与鼎十分接近。
1148
香案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香案是创新形制,由南北朝演变而来,两边有翅,四足,两面分别有装饰的汉字,一面是繁体字的“三义和”,一面是繁体字的“福寿”。
1149
香牌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香牌也称“香挂”,挂于门的两侧,用来盛放点燃的香。
1150
狮子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狮子是祭祀时用来驮烛的,形式多样,民国时期制模专家刘玉贵借鉴铸铜工艺、民间狮子舞中的狮子皮以及石刻艺术设计了一对大站狮模具。
1151
土堞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土堞是大年三十那天摆放贡品的器皿,圆盘形,直径约10厘米,底部装饰人形、朱雀等图案。
1152
耍货土陶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耍货土陶指伏里土陶中的赏玩类作品,“耍货”本是一个通用词,是各地群众对民间玩具的俗称。
1153
孩儿枕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孩儿枕是一个土陶枕头,造型是一个儿童侧卧状,一般是男孩为多,儿童面部表情稚嫩可爱,微笑中带着纯真无邪。
1154
陶鬵本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陶鬵本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炊煮器,后世的陶鬵制作一般并不是拿回家去取水或煮食,而是把它们作为一种艺术品放在橱窗里欣赏甚至膜拜。
1155
汉纹罐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器物
汉纹罐主要作用是贮藏菜种,第一是避鼠害,第二是对菜种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