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771 条
2021年
1428 条
2022年
875 条
2023年
468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771 条
文学
2086条
艺术
13条
建筑
205条
遗址
345条
器物
39条
食品
4条
其他
67条
道路
12条

颗粒列表

共 2771 条 152 / 18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266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天心寺联》是由清代人物所作的一首楹联。
2267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夕阳寺关帝殿联》是由清代朱缄三所作的一首楹联。
2268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迎仙楼联》是由清代潘国璋所作的一首楹联。
2269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小天竺联》是由清代小天竺联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0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越王亭联》是由清代潘国璋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1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曙光阁联》是由清代蒋仁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2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曙光阁联》是由清代潘国璋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3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唤鹤亭联》是由清代陈景清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4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文学
《仙楼宾馆小公园联》是由清代潘国璋所作的一首楹联。
2275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在城区东隅(今东风弄)。宋咸淳间,建天庆观。元至元二十年(1283),毁于火;元贞元年(1295)重建,改名元妙观;至正三年(1343),增建紫微阁,邑人徐碧潭等4人捐资铸玄帝铜像。清代观毁于火,铜像移越山道院。
2276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在城关东隅龙头山下,清乾隆七年(1742)合天心、胜果二寺而成。胜果寺原为东越王馀善行宫故址,南朝梁时改建为崇云寺,隋废。唐乾元(758~760)年间,处州刺史刘守谦定居浦城,倡捐重建,以纪元年号改名乾元寺。元和(806~820)中,唐宪宗...
2277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又名大云寺,在县北的浮盖山麓,建于武周时期,明嘉靖四十年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扩大修建。“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被毁,寺被占用。1982年后,修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等殿宇。1984年起,为对外开放寺。
2278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原名云岩庵,在县城西的西岩山麓,寺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间,万历年间重修。民国36年(1947),可观法师到此居留,研究佛学和禅功,香火日益兴盛。1958年,用作炼钢厂。1975年,部分被烧毁。1984年起,为对外开放寺。198...
2279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又名轮藏寺,在县南的观前村西。唐至德(756~758)初建,大中十二年(858),唐宣宗赐额“大中禅寂”,遂定名禅寂寺。明正统年间毁于火。天顺七年(1463),重建殿宇及钟鼓二楼,铸有铜钟。寺西有轮藏殿,大殿与轮藏殿之间有一座“继铭书室”,...
2280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类型: 建筑
又名棉山岭庵。明正统(1436~1449)年间建。民国34年,扩建山门、关帝殿、大悲楼,庙宇尚完整。“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寺被占用。1982年收回,1984年起为佛教活动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