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603 条
2021年
221 条
2022年
1215 条
2023年
1167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603 条
文学
1255条
艺术
34条
音乐
7条
建筑
1047条
遗址
145条
器物
12条
其他
94条
正文
3条
道路
6条

颗粒列表

共 2603 条 158 / 17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356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马兆麟的儒雅风度和谦逊品格,以及他在诗书画方面的卓越成就。
2357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战乱中战略经营、担任宰相并守护东山的故事。诗人表达了这个人为了家国,舍弃个人利益,勇敢面对敌人,多次击败寇仇,最终将其溃败。
2358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谷文昌为民除害、绿化东山的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赏。
2359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新加坡东山励志社及诸同仁集资购买赠送东山县图书馆《四库全书》一部,表达了感激之情和崇高敬意。
2360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陈百衡先生的诗歌才华和人生经历,以及他在漳州东岳庙留下的《鳌峰草》一书。诗人对陈百衡先生的诗歌才华和人生经历表达了敬仰和赞美之情,认为他的诗歌托意孤高、清新俊逸、媲俪庾鲍,不同凡响。
2361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本文主要描述了铜山陈百衡先生在鳌峰书院学习期间创作的诗歌作品《鳌峰草》,以及他与好友直峰蔡先生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成就。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陈百衡先生诗歌才华和人生经历的敬仰和赞美,认为他的诗歌托意孤高、清新俊逸、媲俪庾鲍,不同凡响。
2362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学业荒废难以治理、时局动荡不安的感慨,以及对先哲的敬仰和追忆。
2363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王楼山中丞召集官员赋诗于瞻台,作者在九月廿二日登台并写下这首诗以记录此事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被宠召的荣幸,以及在台上的所见所感。作者通过描绘万叶被风吹散、千山在晨光中展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2364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天空清朗、佳气迥远的感受,以及层台落叶的响声。作者感叹时光飞逝,但宜人的山色却令人心旷神怡。在枫叶飘落的季节,作者思绪万千,表达了对才华的渴望得到认可的心情。
2365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惊节序,以及受到制笛恩的滥吹竽曲的感慨。作者自述贫贱余日褐,落拓对空樽,表达了对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
2366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属于诗歌类文章,是作者对王楼山夫子留在讲席上所作的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夫子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对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遭遇进行了反思和感慨。
2367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书院春日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寒花、红紫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和赞美。
2368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杨碧山在一峰亭相聚的情景。作者通过描绘江云和仙树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2369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美好祝愿。作者通过描绘君家天宝下的美景和仙云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祝福之情。
2370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輯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鉴事官的离别之情和不舍之意。作者通过描绘海角、高亭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