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815 条
2022年
722 条
2023年
1093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1815 条
文学
419条
艺术
47条
建筑
1019条
遗址
159条
器物
101条
其他
40条
道路
30条

颗粒列表

共 1815 条 47 / 12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9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1988年征集。高5.8厘米,口径26.8厘米、底径16.3厘米。口微敛,圈足,施白釉。盘中绘青花荷花纹,边绘牡丹纹。
69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雍正乾隆期间德化窑产品。高11.3厘米,口内径23.2厘米、外径28.1厘米,平沿口,鼓形腹,底有三足。施白釉,温润明亮。腹壁绘有青花山水、云日纹。
69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雍正间景德镇窑产品。高23.5厘米,面径19.6厘米,鼓形腹,腹径24.5厘米。器身上下端饰青花鼓钉纹二道,腹中部及墩面均镂孔,饰以团鹤、蝙蝠,技艺精致。
69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雍正乾隆期间德化窑产品。高53.2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5厘米。胎厚重,质坚,施白釉。腹壁绘青花山水纹,颈部饰青花折枝花纹;底部有窑裂。
69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雍正乾隆期间景德镇产品。高45.5厘米,面径24.5厘米、腹径36厘米。腹中堆贴狮首耳一对。通身施白釉,绘青花缠枝菊花纹。墩面中心镂钱纹孔,孔周围饰青花缠枝牡丹纹,工艺精美。
69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1975年出土于安海镇后库村陈佑泄家。方形壶身,高7.7厘米、宽7.4厘米。腹部四面浮雕人物、山水、花鸟,上半部作为方形流上翘,方形口盖上四方形钮,盖面雕梅花、鹿竹。提梁也作方形,高8.1厘米。雕工精美,秀丽典雅。
69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1985年出土于永宁镇西岑村清代盐司遗址。高36厘米,拱形耳,平底。正面宽23厘米,铸楷书“盐字第九号”,背面铸“□□皎准钧砣钢”,“□□道遵□”,侧面宽21厘米,一面铸“嘉庆拾柒年肆月”。
69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1988年省文物处调拨县博物馆。长9.6厘米、宽1.5厘米,浅青色。镂雕蟠螭一只,头为钩,身作扣,雕工精美。
69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器物
1979年晋江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观音作结趺坐姿态。高46.3厘米、宽35厘米。背部分别刻有铭文183字,内容有二:(一)记述清雍正十一年(1733),江西南昌丰城县信士杨景锦为祈保其母顺度寿限而铸此像供奉于南海普陀山之事;(二)记述民国...
70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一方,1976年征集于磁灶镇苏埯村。黑页岩,高1.15米、宽0.60米、厚0.05米,圆首。正面竖书阴刻楷书41行,计2585字,记述俞大猷生平业绩;背面横书阴刻篆字“皇明”,竖书阴刻篆字3行:“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慈...
70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遗址
据《泉州府志》记载:“元妙观在府治南,晋太康中(280—289)为白云庙。唐神龙元年(705)建观,初名中兴。开元间(713—741)改龙兴观为开元,而以观为隆兴。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改天庆。元元贞元年(1295)改元妙。”此...
70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遗址
据传建于唐而重修于明。据《泉州府志·山川》载:“唐元德真人郑文叔居此”。“西有石鼓、丹炉、试剑石、棋局、仙迹……盘石洞”等古迹,惜已无存。原庙观亦已于元代改成佛教寺院金粟寺。
70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遗址
址于泉州仁风门外第一山之阳。明万历二十五年(1607)重建碑记云;“志不载其构于何代何年,但云建置修葺不一,至宋绍兴(1131—1162)规制益宏,则其由来久矣。万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飓风、雨交作,青帝宫尽圮,帝像坏”。同年重建,“向一殿...
70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遗址
原名真武宫,祀北极玄天上帝。位于永宁宝盖山麓,为泉南名胜。据该寺宋代重修碑记载,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迨宋绍兴二十五年乃增其石龛。及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为虎岫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高僧云静住持该寺,募...
70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遗址
位于晋江城关南门天后路,崇祀妈祖娘。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明永乐年间(1403—1424),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其庙。永乐十三年少监张谦使渤泥,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清初统一台湾,施琅奏称此神曾显圣助阵,复由天妃进封为天后,其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