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175 条
2022年
239 条
2023年
93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75 条
专题知识
410条
交通
29条
其他
85条
动物
17条
区域
52条
医疗
64条
土地资源
16条
数据统计
145条
景区
71条
景物
1条
民俗
30条
民俗文化
132条
物产
33条
疾病
45条
矿产
12条
美食
18条
艺术
12条

颗粒列表

共 1175 条 54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9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洛萨尔节,又称新年。碌曲藏族的习惯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初一日晨,家家煨〓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用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其它供品,以预示来年的丰收,常常是长者先起来,女主人从外面背回一桶“吉祥水”,喂饱牲畜后唤醒大家,男女老少全换新衣后...
797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毛兰经节,是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的盛大法会,为各寺院的一个重要法会。寺院诵经,祈愿年内牲畜平安,五谷丰登,其中正月十三日瞻佛,十四日跳法舞,十五日的酥油花供,十六日的转香巴佛,最为隆重,前来叩拜燃香的人,十分众多。
798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萨噶达瓦节,碌曲县称该节为四月“娘乃节”,4月14-15日举行。这天是佛祖释迦弁尼成佛和圆寂日,家家户户斋戒不举炊火,不说话交谈,以示纪念,大多到寺院进行礼拜,烧香,转经轮等佛事活动。
799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唱山会,是郎木寺院规模较大的法会之一,也是该寺中最为热闹的节日,唱山会6月举行,时间持续7天。
800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香浪节,“香浪”,藏语意为“采薪”,这是流行于甘南一带藏族的传统节日。相传,每年盛夏,僧人外出为自己采伐烧柴时,因为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于是在外露宿数日,劳动之余,悠闲自得,游山玩水,由此相沿成俗,不但寺院僧人过此节日,群众也于其时郊游...
801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插箭节,是藏族民族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由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该节实为祭祀山神,只有成年男子参加,藏族信奉象征性的地方神,属原始多神教的一种信仰,山神藏语称“拉卜则”,它通常为一丛状物,用木杆、木片制作成箭镞或刀状,插成一丛,用栅栏围定,外垒...
802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尕扎节,是郎木寺西仓寺院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7月举行,节日期间举行跳神舞,辩论讲经大型佛事活动,和尚们互相提出疑难问题进行辩论,讲经答辩方式决定和尚的晋级,该节实为鼓励僧众钻研经典的节日。
80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天葬,在病危时即请喇嘛念经。人死后,将尸弯起,用其生前的腰带将死者捆缚,用哈达包住口,放在屋内或帐蓬的一角,用白布或衣物遮盖外后。点酥油灯祭奠,停尸三至五日,并请和尚念经,超度祈祷死者升往善地。并向寺院发放布施,由寺院诵经超度,尸前供祭品,...
80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水葬,县城以东的洮河沿岸葬俗,将尸体投入河中以行送葬。
805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土葬是对有患有传染病者采取的丧葬形式,一般埋的很深,以防传染。
80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这类地层以极岩和砂岩为主,夹杂硅质岩或硅质灰岩,下泥盆统则有较多的碳酸盐岩,上部为深灰色厚层,中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夹板岩,下部多泥灰岩夹杂色板岩。
807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该层主要为一套灰色厚层块状灰岩、上部夹砂岩、页岩等,顶部下三迭统(T1)在尕海一则岔以北则为薄层灰岩与砂岩互层。
808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分布在西倾山、尕海一郎本寺一带,侏罗系为中下统(T1一2),主要为大山岩夹碎岩,含煤。白垩系为下统(K1)为一套紫红色胶结板层的砾岩、砂砾岩,以上岩层均产生构造变动。
809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为上新统(N2),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含少量砾岩,多为红、橘红色。这类地层亦有构造变动,但不剧烈,集中分布在北东展布盆地中。
810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这类地层中两类较有意义:一类是盆地堆积物,一类是沟河谷堆积物,按其成因可分为洪积物和冲积物,以及两者混合类型。地面所见为上更新统(Q3)和全新(Q4)两个时代。尕海为中、下更新(Q1一2)堆积物。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尕海盆地附近,由贡巴至李恰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