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75 条
2022年
239 条
2023年
93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75 条
专题知识
410条
交通
29条
其他
85条
动物
17条
区域
52条
医疗
64条
土地资源
16条
数据统计
145条
景区
71条
景物
1条
民俗
30条
民俗文化
132条
物产
33条
玄学宗教
3条
疾病
45条
矿产
12条
美食
18条
艺术
12条
颗粒列表
共 1175 条
40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86
哇杰勒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哇杰勒”使用于藏族婚礼仪式,有“善巴”和“阿迦”两种表演方式,“善巴”全部演唱,夹杂一些祝词朗诵,“阿迦”则配简单的舞蹈。由“善巴”和“阿迦”共同构成词、曲完整而配套的婚礼组歌,其曲目与具体场合紧密配合,形成定规而不能随意更动,贯穿于整个...
587
巴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藏族群众收割青稞时唱的一种带曲调的劳动号子,亦称“波里乍”、“尼玛来”、“拉在格”。这类号子的歌词相当简单,如“巴热”中只有一句四个字:“卓合拉卓”,其中除“卓”意为“割”而有实际意义外,其余均为衬词,也可理解为全词中只有一个主词——割!...
588
东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于卓尼的洮砚、柏林、藏巴哇三乡,曲调接近莲花山令,平稳徐缓,节奏较为自由,歌词一般1首6句,不满6句时用衬词填补。对歌时分两组进行,各有一人供词(称“串班子”),一人领唱(称“出嗓子”),其余的人答腔,结束时齐唱尾声 “两叶儿啊”。
589
北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莲花山令,流行于卓尼的康多、杓哇、藏巴哇(部分地区)等乡,其词曲均与东路花儿接近均称为“双套花儿”,只是演唱形式有别,三人演唱,一人供词,甲、乙、丙各唱一句,最后齐唱尾声。
590
南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折麻杆"、“尕烟花”,主要流行在岷县二郎山为界的洮河中上游地区,有卓尼的纳浪、木耳、柳林等乡镇,其词曲结构与岷县“铡刀令”相近。歌词1首3句,每句7字,旋律隽永幽雅,节拍较为自由。
591
西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尕莲儿”,流行于卓尼的申藏、阿子滩、大族、柳林等乡镇,属洮岷花儿流派中典型的单套花儿,歌词1首3句,第一句比兴,2、3句陈意。演唱时3人1组,各唱1句,最后齐唱尾声。西路花儿的唱腔高亢嘹亮,每句前均冠以“哎尕莲儿”的衬词曲首,故有西路“尕...
592
酒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酒曲主要在节日、喜庆宴席或聚会时的酒会上演唱,分为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也有在亲友饮酒时即兴演唱助兴的。酒曲的歌词都较规整,每段4句,每句7字,内容以祝福、称颂、致谢为主,也有劝人向善、孝敬父母和诙谐风趣的。酒曲的曲调种类较多,较突出的有...
593
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号子流传于卓尼的所有汉族村庄和藏、汉杂居的地方,种类繁多,曲调别致。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劳动号子的形式也随之而多种多样,较典型的有“打墙号子”《要杵来》,“吆喝调”《李闫郎》、《李公儿郎》等,这些号子基本上可分为规整型和自由...
594
卡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卡西”属情歌,按当地风俗,主要在远离村寨的山野、森林等场合演唱,以倾诉爱慕之情为主要内容。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歌词格式与“拉依”相近,每首3段,第一段比兴,二、三段切意,每段两句或四句。句式不如“拉依”规整,伸缩性较大。句子的顿式也多为...
595
鲁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于土族的所有村寨,可在一切酒会上演唱。歌词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歌词受“勒”的影响极深,几乎无可区分。但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均由4个乐句构成,后两句模拟重复前两句,调式基本属六声羽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羽调式一般和宫调式交...
596
藏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流行于卫藏、康、安多等藏族地区的歌舞剧,相传是15世纪初由噶举派汤东结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而创。藏戏在卓尼流传的历史亦很悠久,大约始于唐末宋初。主要流行在卓尼车巴沟口的一些村寨,完冒北山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传统剧目除著名的八大...
597
秦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流行于县境内的汉族地区。纳浪西尼沟以上,朝勿羊化以下,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游龟山》、《大辕门》、《铡美案》等。 上卓尼地区流行的剧目有:《二进宫》、《打镇台》、《劈山救母》等。 候旗、麻尼台流行的剧目有:《串龙珠》、《红灯记》等。 洮砚...
598
眉户小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此地流行的剧目有:《张连卖布》、《牧童放牛》、《彦贵卖水》、《蓝桥相会》、《下四川》等。
599
嘎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其形式类似于表演唱,一般在室内表演,动作较简单, 它在较大的喜庆节日里才有表演的机会。 “嘎儿”的曲调依其所使用的固定衬词而命名,如《告给告》、《格桑梅尕》、《冬谢》、《肖呀瑞唠》等。它的歌词不像“拉依”、“勒”那样灵活...
600
沙目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流行在县境东部藏巴哇、洮砚、柏林三乡藏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因其使用的特殊道具兼击乐羊皮鼓尤具特色,其击打的方式和形状很像货郎使用的拨郎鼓, 所以又称其为巴郎鼓舞。 关于“沙目”的起源,当地有一段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连年大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