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082 条
2022年
10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82 条
传说、奇闻
197条
其他
112条
动物
58条
土地资源
28条
工业产品
12条
景物
1条
植物
43条
民俗
384条
气候、水文
44条
玄学宗教
30条
疾病
33条
矿产
22条
粮食
12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16条
美食
50条
艺术
32条
药物
1条
蔬菜
1条
谚语
6条
颗粒列表
共 1082 条
54
/
7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96
打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打尜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儿童游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丹农比较盛行。尜的制做非常简单,取一截长15cm左右、直径约3—5cm的小木棍,两头削尖成梭形即可。其材料一般是柳木或杨木,上好的是枣木。打尜的木棒通常一尺多长,粗细自己握着觉得合适...
797
织口袋(帐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毛口袋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织口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 将山羊毛纺成直径2mm的毛线,按照一定的长宽尺寸勾成经线,并绕上绞,经线一般以黑线为主,中间夹上若干道白线,以便提花,增加美感。 根据所...
798
织褐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褐子是古代农牧区用来制作服装和被褥的一种面料。是在物资极端匮乏,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耐磨、保暖、防潮的功能。 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春天剪的绵羊毛(春毛)捻成直径一毫米左右的毛线,绕成线团放到蒸锅里蒸半小时,使线缩水定...
799
烧红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在焉支山旱作农业区,很早就有烧红灰作为肥料上地种庄稼的习惯,但始于何时无从考证。焉支山的黑土地,肥得能捏出油来,但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地性凉,庄稼生长周期长,易受早霜冻害。为了使庄稼缩短成熟期,山里人就烧红灰上地,以改变地性,提高地温...
800
烧蓬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蓬灰,是用一种叫灰蓬的植物烧制而成,其成分主要是氧化钾。 灰蓬,又叫水蓬、飞蓬、蓬柴。生于丘陵、山地、荒滩,耐干旱耐盐碱,植株含碱量较高,呈蓬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银白色,叶细小而多汁,酷似鹿头上的茸角,又好似嫩绿晶亮的翠果,秋季开米黄色小...
801
手工熬皮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过去,木工用的皮胶,是用各种牲畜皮革的下角料手工熬制的,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用途极为广泛。 先从各类皮匠处收购制作各种皮制品废弃的下角料,一般以羊皮边角料为主。首先用剪子剪去边角料上的毛,然后放在大缸里泡软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用慢火熬煮...
802
家庭酿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家庭酿醋,是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门手工技艺。酿醋必须在夏天六七月份进行。 首先是制曲。将麸皮用凉开水拌湿后,压成砖块形状放在阴凉卫生的房间发酵15天左右,长出各种颜色的霉菌即成。 制“母液”。将曲子放在缸里用温开水泡开,再...
803
拔芨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西北的芨芨草,是一种高杆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荒坡、洼地、地埂、沙滩等处。芨芨草是庄稼人的好朋友,用途很多。庄稼人有句话,田黄芨芨黄。拔芨芨是在秋收结束之后进行。这时候芨芨茎杆饱满,纤维富有韧性。编制的东西经久耐用。 农人拔芨芨大都选在...
804
栽扫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扫帚自古以来都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而栽扫帚也是农村家家户户男劳力必须掌握的手工技艺。 栽扫帚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拔芨芨。利用农闲时间从地埂等处拔来长度2m以上的芨芨,晒干后,剥去根部和主茎上的叶鞘等杂物。 制作扫帚“栽子”。...
805
扎笤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笤帚自古就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扎笤帚的技术,农村的成年人基本上人人都会。 扎笤帚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脱粒后的糜子茎杆、高粱茎秆和药草茎杆。过去糜子在山丹种植很普遍,后来因糜子产量低,山丹种植越来越少,药草就成了扎笤帚的主...
806
编席子、编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编席子、编筐,首先是刷芨芨。在一块厚木板上钉一些大铁钉,铁钉的一半留在外面,做成一个铁刷子,叫刷刨。把刷刨固定在木桩上就可以刷芨芨了。 倒着拿一把芨芨,把根部向上放在刷刨上,自上而下反复拉动,芨芨的叶梢、干叶以及根部的杂须全都刷掉,然后在水...
807
拉排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拉排是一种山地使用的拉运农具,与东北的雪橇相似。山丹沿山旱作农业区,由于山地坡陡,不能行车,庄稼人就做拉排代替车辆,运肥、拉田等。 用两根长约1.5米、直径20厘米左右,且一头翘起的圆木做底,再用3根1.5米长的枨木用榫卯平行穿联,做成一个...
808
搓草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晒干的芨芨,用木榔头在平滑的石面上捶绵软。捶芨芨一定要用力均匀,只能把芨芨茎杆砸破、砸绵软而不能砸断。在捶好的芨芨上喷上水,润上一段时间,芨芨就很绵软了,可以搓绳了。 把捶绵、润好的芨芨根据用途、粗细分成两小股,根部扎在一起,用两个手掌对搓...
809
扎龙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灯表演自然成了盛大节日人们活跃气氛、企盼吉祥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节日舞龙的习俗。但由于地域和民俗的不同,龙灯的制做和舞龙的花样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山丹的龙灯就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其它地方的龙灯...
810
薰老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
类型:
民俗
老鼠被人们列为“四害”之首,鼠害给人民生产生活,特别是农牧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控制鼠害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用烟薰老鼠是古代山丹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中创造的一种既经济适用,又环保的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