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图书馆
甘南州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南州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神话、宗教
5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41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01
1953年至1965年甘南州少数民族补助费支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主要使用范围是:重点解决农牧业生产添置耕畜、农机具、兽疫防治器械、种子、生产资料、整修小型水利、棚圈建设补助;中、小学校添置教学设备以及农牧区中、小学修建维修校舍、民办小学照顾必需的经费以及免费入学补助;在农牧区(县以下)...
602
贝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许多古代遗址中出现穿孔海贝,说明甘南地区的先民与中原王朝或海滨地区早有往来。
603
铜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铜元,俗称“铜板”,与铜钱不同,主要是中间无方孔。甘南地区流通的铜元,以“光绪元宝”、“开国纪念币”、“四川铜币”为最多,大板铜元(即每枚当50文、当100文、当200文的铜钱)仅在原西固县流通。据1934年省财政厅长朱境宙调查,当时夏河县...
604
铁铸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是北宋时铸造的,甘南境内出土较多。1989年在临潭县冶力关乡恵家庄村一次出土北宋铁钱达万斤,约40万枚。包括北宋的4代皇帝,7个年号,18种版别。
605
银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银锭在境内作为货币流通的历史悠久,从宋代起逐步增强,并通过朝廷赏赐、茶马互市、榷场等渠道流通。元代实行纸币本位制,参用白银。明、清两代银、铜钱兼用,小数目用钱,大数目用银。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虽一再宣布“废两改元”,但在甘...
606
银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末民初通过商业贸易流入甘南,并逐步替代了银锭,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由于甘南地区外来商人多,流通的银币种类繁杂,主要有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分广东、湖北、江南造币厂等版别)、宣统元宝、袁世凯头像币、袁世凯开国纪念币(分嘉禾、双旗版)、袁世凯共和...
607
银辅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银辅币俗称银角、银毫子。清末民初,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民国政府以及四川、云南、广东、新疆等地都曾铸造,但流入甘南地区不多。曾经流通的有龙半元、袁世凯头像半元、云南半元、四川半元、新疆半元(两枚为1银元)、袁世凯头像、孙中山头像银单毫(10...
608
镰质辅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政府于1936年发行,面值10份、5分、2分、1分,曾经少量流入甘南,但随着法币贬值也退出流通。
609
钞票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最早流入甘南地区的纸币,是随着明朝官员的俸禄而少量流入的“大明通行宝钞”。其次是随着清军镇压甘南人民反清斗争和外地商贾携入的“甘肃司钞”、“户部官票”、“大清宝钞”,这些纸币都因“钞价日跌”由政府低价收回而消失。民国初年,甘肃官钱号及各地银...
610
法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935年,民国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并允许各省发行元以下辅币,法币和甘肃省银行发行的角券便陆续流入甘南地区。但到1941年,临潭县“番汉交易,均须以银币为之,商人以法币兑换银币,而后以银币与番民交易,...
611
金元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废止法币的同时,民国政府又发行金元券,以1元金元券折合法币300万元,兑换收回,当时临潭县收兑法币147亿元,折合金元券4900元。1949年6月,甘肃省银行临潭旧城办事处在报请销毁法币时称:“销毁法币费用远过券值,省央行(中央银行)收兑...
612
银元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金元券发行不到一年,1949年7月民国政府又发行银元券,以银元券1元折合金元券5亿元兑换收回,金元券贬值的速度是空前的。银元券发行后,还未流入甘南地区,就连同民国在大陆的政权一起消失。
613
苏维埃国家银行货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35年和1936年红军一、四方面军,曾两次到达甘南许多地区,红军在购粮、购物中,付给群众一些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银币、纸币、布币。共和国建立后在临潭、卓尼等县曾多次发现苏维埃纸币、布币。
614
第一套人民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人民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至1990年共发行4套。1949年前后,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第一套人民币部分券别逐渐流入甘南,其中还有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也在甘南市场流通。
615
第二套人民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5年3月,全州各地银行统一发行新人民币,即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原流通于境内的第一套旧人民币。新币发行面额共分11种:其中主币有1元、2元、3元、5元、10元5种;辅币有1角、2角、5角、1分、2分、5分6种。规定新币1元等旧币10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