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23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9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胡麻播种1300亩,亩产54公斤,总产6.76万公斤。
33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4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小麦播种面价5.1万亩,占总播面积19.78%,占粮播面积23.28%,亩产46.5公斤,总产237.1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23.91%。
33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小麦播种面价10.6万亩,亩产56.5公斤,总产598.9万公斤。
33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7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小麦播种面价19.65万亩,亩产78.0公斤,总产1532.70万公斤。
33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6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小麦播种面价24.87万亩,亩产61.5公斤,总产1529.51万公斤。
33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州农林站、夏河县农林站于1983年至1984年在夏河县王格尔塘进行春小麦丰产栽培试验,探索了中产田向高产水平发展的途径,由过去单纯依靠密植增穗转变到控制穗数争取穗重,走低群体壮个体的路子。其关健栽培措施是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精细管...
33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84年至1986年,州农科所、临潭县农林局在临潭县城关镇古城山旱地开展了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810米,年均气温3.2℃,年降水量626.7毫米)青棵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说明.品种、播期、密度、化肥用量及配比均有显著增产效应。其...
33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分条锈、叶锈、杆锈病3种,是小麦易发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小麦锈病在全州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舟曲县冬麦区发病严重,临潭、卓尼、迭部、夏河春麦区发病较轻,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20〜30%。共和国建立以前对锈病束手...
33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小麦黑穗病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此病在全州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用赛力散拌种防治。七十年代基本控制病害。1985年以后,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拌种防治效果更好。
34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这两种病在全州种植大麦和青棵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0〜20%。防治方法与防治小麦黑穗病相同,主要是种子处理,八十年代此病得以控制。
34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蚕豆锈病在全州种植区均有发生,对蚕豆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早熟品种、轮作、药剂防治等。
34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转圈烂、黄腿圈。在全州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损失较大。防治方法主要有:从无病区调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种薯,选用抗病品种,淘汰病薯,切块时进行切刀消毒,进行芽栽和整薯播种,药剂浸种等。八十年代此病基本得以控制。
34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玉米黑粉病又称灰色、灰玉米等,是玉米的常发病。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主要有消灭菌源。苗期结合田间管理拔除病株,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
34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此病为玉米的常发病,一旦发生,损失较大。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拔除病株、药剂拌种等。药剂拌种主要采用福美双(1:1)可湿性粉。
34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夏河县甘加草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最小31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却在150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2075毫米,而且降水多集中于七、八、九3个月内。流经甘加草原的恰莫涅河、舍京河、古郎河3条季节性河流,一般只作牲畜过境迁徙饮水。甘加各族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