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114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96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乃朵子”是县境东部妇女在辫子尾端坠带的银制圆盘,系传统头饰。银盘上有金黄色凸纹图案,并镶嵌5个珊瑚珠。
1697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恰高"是县境西部妇女系在茧绸腰带之上起装饰作用的革质腰带。这种皮腰带缕刻和装饰精致,正面均匀地镶有银制圆形泡钉,一头装有铜或铁制带扣,皮带朝人身前方部位还镶有红、绿珠玉和珊瑚。
1698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腰刀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喜欢在腰间挂一藏式腰刀。有5寸、7寸两种规格,刀把由黄、红铜片、白铁片、黑牛角、玻璃等分层包围磨制成各色相间的纹道;刀鞘由铜或铁皮制做,并镶有银饰图案,还加配一把青铜小镊子,显得新颖别致。这种腰刀主要作为佩饰带在身...
1699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语称糌粑。上迭气候较寒,牧业比重大的地区早晚多吃糌粑,且以糌粑为主,辅以烧饼和面条。吃法是:先在小龙碗里放入酥油、曲让(牛奶取脂后熬成干酪素),倒入热茶水,待酥油化开时,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面,喝去多余茶水,放入糌粑...
1700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将白面(小麦面)或玉米面、养面通过烧烤、蒸、烙、炸等办法做成圆饼、圆圈、馒头或薄饼。烧饼(圈)是把白面加水和成圆饼或圆圈埋在火塘的烫灰里反复烧烤而成,是本地农牧民群众日常采用较多的传统做法。油饼一般在逢年过节时做,用白面在清油锅里炸制而成,...
1701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全县各地都普遍擀面条,用小麦面或蚕豆面掺入燕麦面擀成薄片,切成长条或长方块,待先下锅的洋芋块煮熟后下面,并调入酸菜、葱花等调味品食用。
1702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多用玉米面、豆面或养面做原料,即一手把适量的面粉缓缓撒进煮沸的锅内,一手用筷子或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煮成稠粥。配料随食欲调剂,或切入洋芋疙瘩,或在碗里调进酸菜汤、辣子等调味品。
1703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县境中、西部等大多数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传统肉食习惯。食用办法全境基本相同,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时,取腊肉适量割成大块或长条煮熟后放在木制长方形托盘内,上插一把小刀,供食用者切割成小块吃,猪头和脊梁骨肉多用于招待贵重客人;另...
1704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农区大部分群众日常饮用,在茶壶中放入一把大茶后加水,放在火塘里炖成浓茶(色淡红)随时倒入小龙碗中饮用。
1705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奶茶是将鲜牛奶掺入大茶中饮用,是牧区特产,是醇香甘甜、营养丰富的饮用佳品。
1706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块放入龙碗再倒上滚烫的大茶饮用,接近喝足时一般加入白糖、炒面拌成酥油糌粑吃。还有一种档次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过节或招待贵重客人时的高级饮料。
1707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县境东部腊子、洛大一带的中老年男性群众喜嗜罐罐茶。即将茯茶或砖茶放入小砂罐或小磁缸子里炖成浓茶,倒进小杯或碗中加盐喝,这种茶浓度大而味苦,喝久成瘾。
1708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酒是藏族人民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产物,酷爱饮酒是藏族习俗的一个重要特征。迭部地区的藏族群众,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新房、喜庆丰收、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调解纠纷等,都离不开自酿的青稞酒,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喝酒。酿酒时,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后用漏勺...
1709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用鲜牛奶加上发酵物(引子)发酵而成的粥状乳酪,食用时加白糖,酸甜适度,清凉可口,是夏秋两季的高级饮食品。
1710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兄弟之间若有其中一个不幸离世,经过男女双方家庭及本人同意后,遗妻可以转房嫁给前夫的弟弟或兄长为妻,这样既保护了财产的完整,又有利于子女的抚育。一般多见于兄死后,其弟续亲娶嫂为妻。下迭地区要等发丧三年服孝期满后再转房;上迭的时限则由“措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