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244 条
2022年
124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244 条
其他
151条
动物
8条
景物
29条
植物
31条
民俗
410条
水果
13条
玄学宗教
65条
疾病
2条
矿产
9条
美食
235条
艺术
17条
18条
药物
9条
蔬菜
5条
谚语
16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44 条 74 / 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96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踏犁:俗称翻锹,可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耒耜,木架铁铧,是水族地区旱地耕作的翻土农具,特别适宜于坡地翻土使用。水族家庭按妇女劳动力的数量进行配置。
1097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秧耙:竹木制扁形四齿或三齿耙,是水族稻田除草的专用农具。广西南丹地区的水族薅秧时,则使用刮耙,功效与秧耙相似,也是稻田除草的专用农具。
1098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锄头:铁冠木柄,分挖锄和薅锄两种,是水族旱地耕作生产的主要农具,挖锄锄口稍窄,略成弓形,锄身较长而厚重,能挖荒翻土:薅锄锄口较宽且直,锄身短而较薄,主要用于旱地耕作中的中耕除草和开沟起垄。
1099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木笃(水语称“埋腾”):木质工具,两头粗大,中间较细,以适宜双手紧握,是水族砌墙和夯实田坎的专用夯土工具。
1100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打谷桶(水语称“屋”):木制方形挞斗,高约0.6米,边宽约1.4~1.5米,是水稻灿稻脱粒的专用器具。
1101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密篾箩:竹编箩筐,两只为一组,中间用弯弓扁担穿联,是人力运输稻谷的专有工具。
1102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粗口箩:竹编箩筐,两只为一组,中间用弯弓扁担或直扁扦担穿联,分草箩和粪箩两种,草箩主要作割草的运输工具,粪箩主要作农家肥运输工具。在收获旱地作物诸如包谷、块根类作物时,草箩或粪箩均可作为运输工具。
1103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禾晾:水族晾晒小米、糯稻禾把以及包谷棒子的专用禾架,禾架多建在自己住屋的旁边,也可以全村集中修建在村寨的旁边。目前水族地区的禾晾主要流行月亮山腹地的水族之中。
1104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晒席:竹编席子,是水族大部分地区晾晒谷物的专用工具,水族人家在自己干栏式住屋的向阳一侧,搭建一晒台与住屋的二层楼走廊齐平,晒台平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再铺上晒席,即可翻晒稻谷。
1105
知识出处: 水族篇 | 类型: 其他
舂碓:起源于木杵,是水族地区一种极为古老的大米加工工具。水族的舂碓,是先砍制一根约2.5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原木作主碓身,在靠近碓的前端部位凿一小孔,加插一根直木朝下,木头下部多包以铁皮,事先打制的石臼埋入土中,使碓前端的直木正对臼槽口,...
1106
知识出处: 彝族篇 | 类型: 景物
“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阿庐古洞位于泸西县城西2.5千米处,景区范围1.5平方千米。阿庐山附近有9峰,9峰之中有18洞,俗称"九峰十八洞"。阿庐古洞是溶洞群中的主洞...
1107
知识出处: 彝族篇 | 类型: 景物
巍宝山三清道;道场位于巍宝山后山海拔2千多米的峰顶,虽仅占地二亩,实属巧然天成,乃神秘的天造地设之所,是巍宝山风景区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这里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炉,以古、幽、奇、秀、巧闻名典籍。常遇神仙眷恋,即便时至今日,仍常现祥光瑞气之相...
1108
知识出处: 彝族篇 | 类型: 景物
景观布局及设计,借鉴中外造园艺术手法,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打造高水平园林景观的同时,突出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尤其以彝族风情为主线,形成一座彝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露天博物馆。规划建设了泸源湖、神道祭坛、图腾图、射箭场、奇葩园、火把场、彝...
1109
知识出处: 彝族篇 | 类型: 美食
竹筒饭用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来做容器,在每一节竹子当中盛水盛米,一般用宽大的树叶来封口,米可以用糯米或者香米,竹筒饭的制作方法有二,第一种是将米淘洗干净,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再放入竹筒内,用叶片扎紧口子,放入锅内加水煮熟,米煮为饭...
1110
知识出处: 彝族篇 | 类型: 景物
玉柱洞出泸源洞5米,即入玉柱洞。可沿洞外石阶上攀观览青峰耸立。洞口石钟乳垂挂如帘,开状别致。全长800余米,为宫殿式溶洞,由10余个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厅堂组成,最大奇堂长70余米,宽30余米,规模宏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