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244 条
2022年
124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244 条
其他
151条
动物
8条
景物
29条
植物
31条
民俗
410条
水果
13条
玄学宗教
65条
疾病
2条
矿产
9条
美食
235条
艺术
17条
18条
药物
9条
蔬菜
5条
谚语
16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44 条 41 / 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0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美食
三叠水又叫雪山宴,是用来招待贵宾的盛筵,有大三叠、小三叠之分。因大小碗及盘之高度参差、错落有致故称三叠水。其菜肴无定谱,但其中必有若干山珍,或天麻炖鸡、虫草炖鸡等药膳。
60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丽江三月会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会期一般七天。原为祭龙求雨日子,至清乾隆十年,丽江城北黑龙潭修建了玉泉龙神祠,始在这里举办三至五天的三月龙王庙会。
60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又叫“撒秧节”,因为在丽江一带,要于清明节前后撒稻种于秧田。这一天,同宗族男女老少都要去扫墓祭拜,往往全宗族联合设锅造饭。先用生猪肉、生鸡肉祭祀山神,以感谢其庇佑祖宗坟茔之恩,这叫生献。待肉食煮熟之后,再将它们敬献于山神祖坟之前,并一...
60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7 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当满山遍野的春花还在开放,立夏节令接踵而至,告诉人们炎热、多雨的夏季已经来临。随着季节和节令的更替,大自然不断地变换着色彩,那满田满坝的庄稼,似乎在一夜间染成...
60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文化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不仅将其视为时令变化的坐标,而且也曾长期视为一个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小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606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八月十五日前,丽江各地要选一羊日或鼠日、兔日、狗日举行尝新节。在举行之前,主人要到稻田中选一些颗粒饱满的稻穗,然后在锅中炒干、去壳。到尝新节,用此新米做成饭,炒八个菜,请近亲好友共同尝新。在尝新时应先喂狗新米饭,因为稻谷是狗从天上盗到人间的...
607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二月初八,中甸县白地纳西族要举办白水台龙王节。—早,四乡百姓要穿上新衣,骑上马,带一只公鸡及肉、饵快、糌粑、面粉以及炊具前往白水台行祭。
608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纳西族亦称元宵节,是纳西族春...
609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九月初九,丽江各地要举行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其内容与汉族相同。
610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七月十四日,丽江县鲁甸一带要举行开山节,纳西语叫“兹硕”。这是因为每到三伏天,那一带就要封山,不准伐树砍竹,不许放牧牛羊,不许射杀猎物。
611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传说、奇闻
格姆女神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姑娘,她有自己的私生活,她不仅与周围的许多男山神有“阿夏”(情侣)关系,而且与远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有一次,一个远方的男山神来和她相会,但她正与附近一个男山神幽会,远方来的山神急忙调转马头,马嘶鸣三声,格姆女神听到马...
612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十月初十,丽江部分地区要过十月早节。这天早晨,全家在祖先牌前点香、燃灯、焚纸钱,以供祖先在阴间购置衣物以御寒。
613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谚语
如“富人不知饥,穷人不知饱”、“木匠无房住,鞋匠无鞋穿”、“石头不烫蜂不搬,官家不恶奴不逃”等,形象地揭示了旧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劳动谚语,如“好逸恶劳吃空金山,勤劳双手价值千金”、“只要有粮米,雪山可搬移”、“不耕不耙不成田,不种不...
614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艺术
《白沙细乐》又名《别时谢礼》,是元代初期所作。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经过丽江时,受到纳西酋长麦良的欢迎,结下了友谊。为此,忽必烈离开丽江时,便将自己乐队的一部分留赠给酋长,并命乐师创作乐曲,赠送麦良作纪念。
615
知识出处: 纳西族篇 | 类型: 民俗
十一月初一,永宁纳西人要在鸡鸣后祭锅庄,祭品有酒、肉、包谷糖、米花糖等。早饭后,各家妇女要带梭里玛酒、鸡蛋、食品去喇嘛堆前烧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