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244 条
2022年
124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244 条
其他
151条
动物
8条
景物
29条
植物
31条
民俗
410条
水果
13条
玄学宗教
65条
疾病
2条
矿产
9条
美食
235条
艺术
17条
18条
药物
9条
蔬菜
5条
谚语
16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44 条 2 / 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白族的丧葬习俗最早实行的是土葬。唐代南诏以后,改行火葬。明又逐步改为土葬,火葬习俗基本上废止于明末,清代以后单行土葬。从墓葬类型来看,白族地区曾经流行过竖穴土坑墓葬和瓮棺葬、石棺墓葬、砖石和石室墓葬、火葬、棺木土葬等几种。
17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因此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别多。
18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云龙、鹤庆、剑川县白族的“谷王节”便是展示白族先民稻作文化的一面镜子。每年金秋时节,为了感谢“谷王”又带给人们一个好丰年,白族群众在开镰收割水稻的头一天,以村为单位,集体举办祭祀谷王的活动。
19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植物
黑木耳产于云龙山区,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清除胃肠的功能。
20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打街”,又称“耍春牛”,是流传于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白族民间的一种群众自娱性广场民俗歌舞。“打街”历史悠久,源于古代白族“本主”祭祀活动,是云龙山区白族群众在新春佳节民俗节庆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1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白族妇女怀孕后,常系合页双层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周围的人见了就知道要注意保护。倘若误伤孕妇,要处以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
22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闹春王正月”,白语叫“搭哲娃芝高”。流传于洱源凤羽镇。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八日举行,地点选择在乡村大路上或宽阔的广场内。
23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其他
白族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人背、人挑、马驮、船筏、马车、汽车等。
24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文化
绕三灵用汉字来记录,白族语音为观上览,拐上蚋等,又有记录为绕山林,绕桑林绕三年等,究其意义乃逛三处公房之意,公房乃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还保存着供,青年男女在里面谈情说爱的房子,在怒江的一些村庄还有保留,绕三灵过去,是令会男女的场所和春祭神...
25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农历二月十四日,是大理白族人民的花朝节,有的写做“朝花节”,古代又名太平会”。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处,用鲜花扎成艳丽巍峨的牌坊,里面则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一座座花山、花亭和花台。身着盛装的白族人民在各条花街上观赏着、赞叹着、...
26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传说、奇闻
谷女为当地的人找到盐井,但善良的谷女却因为小人陷害而身亡,于是当地人盖了庙宇,塑了她的金身,四时香火祭祀她。后来,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谷女的功德,把她收上天宫,封为卤主盐神母。可是生性善良的谷女不愿意在天宫里享清福,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几个大盐...
27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传说、奇闻
赵善政有个妻子,名叫白姐,才貌双全。有一天,白姐被贪得无厌的白王抢去做小老婆。赵善政日日夜夜想报仇,但苦于没有办法。一年后,赵善政穿着百鸟衣到王宫。白姐平时愁眉不展,但一见穿百乌衣的赵善政后却笑逐颜开。白王为了讨白姐欢心,用龙袍换了百鸟衣。...
28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人背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至今仍是白族民间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山区。人背的货物,范围很广,除了液体,人多能背。柴草等长件物品,用绳子捆起来,再用一根“背头绳”就能背起运输。粮食等细碎物资,装入箩筐,再用“背头绳”背运。石块、木料等则用...
29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白族老人一般过了50岁,只要家庭经济允许,子女都要事先为其准备好寿房、寿衣、寿褥等送终用品,让老人活着就放心,这是儿女有孝心的一大表现。
30
知识出处: 白族篇 | 类型: 民俗
过年节白族叫“过则哇”,意即过正月,也就是过春节。。时间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到正月十五日。主要活动是除夕日打扫房子、炊具、杀年猪、贴春联和门神,全家团聚吃丰盛的除夕晚餐,守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