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469 条
2021年
456 条
2022年
101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69 条
传说、奇闻
36条
其他
266条
动物
28条
土地资源
48条
工业产品
18条
景物
2条
植物
30条
民俗
740条
气候、水文
55条
水果
33条
疾病
74条
矿产
36条
粮食
62条
美食
2条
艺术
24条
药物
5条
蔬菜
10条
颗粒列表
共 1469 条
28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06
民间游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上不少村成立有民间游艺队伍开展活动,或到邻村巡演,有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玩竹马、花船等,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407
焰火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元宵节期间,比较富裕的村举办大型灯展,群众则自发地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喜庆。
408
清明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古称“寒食节”,据传是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清明节融汇了古时的上已节(祈子求育)、寒食节(禁火)、踏青节(郊游)、祓禊节(沐浴)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后来成了祭祀先祖,追悼亡灵、扫墓上坟的重要节曰。
409
插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柳枝发芽,家家户户折来柳枝插于屋檐下,民谣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孩童把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一年不生癞疮。
410
上坟、扫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上坟较为普遍,家家到先祖坟地添土、扫墓、烧纸钱。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烈士陵园、烈士墓去祭扫、献花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411
踏青、郊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时节,鸢飞草长,莺歌燕舞,自古人们就有踏青、郊游的习俗,在这一天携男带女外出游玩观赏,以回归自然,放松心情。
412
端午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天长节、夏至节、浴兰节、屈子节、龙舟节、女儿节,后来成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曰子。
413
插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家房檐下插艾枝。“艾”是“爱”谐音,意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外,艾叶是中药,有驱虫、袪病之功效,民间认为能消灾 避邪以障瘟毒。
414
包粽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用粽叶或苹叶包糯米、红枣、砂 糖为三角形,煮熟后食用。民间有“吃了端午粽, 一年不生病”之说。
415
煮茶叶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采集艾叶或用茶叶煮鸡蛋,民间认为吃了能健身强体,防病治病。
416
系五色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端午节早晨,用五色丝线拧成一股五色绳,系于手腕或手指上,有的还将五色线拴在门挂上,认为能去灾避邪。
417
采三叶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用桑叶、石榴叶、山楂 叶放在锅里炒,晒干当茶叶供日后泡茶用,这 种茶叶具有防暑、消炎、明目等功效。
418
炒煳粮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庭妇女在这一天将五谷杂粮 炒煳贮于罐中,泡茶全家饮用,也作老人、儿 童祛寒、消食、防病之用。
419
泡石榴叶洗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采集院内石榴叶或花瓣泡在水盆中,用来洗眼,认为可以养目,不害眼疾。
420
缝香荷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缝香荷包也称香桃布袋,古称香囊。女人在端午节这天,用红绫布或花布做成的心形小布袋,内装干艾叶或香味中草药,不仅是佩带饰物,且有醒脑、驱害虫、防疾病的作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