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469 条
2021年
456 条
2022年
101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69 条
传说、奇闻
36条
其他
266条
动物
28条
土地资源
48条
工业产品
18条
景物
2条
植物
30条
民俗
740条
气候、水文
55条
水果
33条
疾病
74条
矿产
36条
粮食
62条
美食
2条
艺术
24条
药物
5条
蔬菜
10条
颗粒列表
共 1469 条
24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46
盒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就是金银首饰、茶具、灯具、梳妆用具等。过去有专门盛放这些物品的二人抬彩绘木盒,一般家庭只用两个包揪就盛下了。
347
填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嫁期临近,至亲闻讯买衣物和几封果子作为贺礼送来填充嫁娘的箱柜叫“填箱”。20世纪90年代后,填箱都是象征性的提几盒饼干加喜礼。
348
装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就是临出嫁的头一天下午把所需要的东西装入柜内,包括衣物、果子和烟、糖等。其它嫁妆凡带抽屉的都要放几块果子、花生或几根挂面。
349
盘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盘头也叫“上头”,即在脑后挽网髻,这是结婚女子的明显标志。20世纪60年代后青年女子,把辫子剪成齐耳短发,称“时髦头”;20世纪80年代后期时兴烫发;20世纪90年代后盘头较为讲究,多数去美容店化妆,佩带发饰。古时除盘发窖外,结婚要头戴花冠...
350
发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发嫁的时间一般是早晨,要视路程远近和按男方看的时辰几点钟进门、几点钟赏拜,不能耽误;如果一个村里有两个结婚的,都会盘算着早出嫁,说是谁先进门谁家好。
351
穿富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发嫁时,嫁女要穿男方送来的红袄红棉裤、绿绣花鞋,红丝带扎腿,即使是盛夏,也要穿棉衣,不能换单衣,这叫“穿富贵”,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厚实。由此,过去曾有的新娘因大热天捂棉衣而被热晕中暑的现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这一陋习逐渐改变,新人依季节...
352
倒穿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旧时女子出嫁,从自己娘家离开,要倒穿其父或兄的鞋出门,不能穿红鞋,穿红鞋叫“跳火坑”。按照生辰八字出大门向一定的方向坐在椅子上,自己的兄弟或族人抬着椅子转移到轿上,上轿前不能沾娘家的土,说是沾娘家土穷娘家。
353
哭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上轿前,嫁女开始哭,据说是掉的泪珠越多,给娘家留得“金豆子”越多。过去,闺女绝大多数不出闺房,与父母姐妹朝夕相处,突然间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一是留恋亲人,二是对新生活的担忧,伤心落泪也是人之常情。
354
招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闺女出嫁,不需招待,只简单款待男方来放路炮的人,后来送嫁不再找嫁妆头而是找填过箱的四邻、族家,因为路远,早上在女家先点心点心。20世纪80年代起,嫁女也办酒席,凡来填箱送喜礼的照常下喜帖,专门请来厨师做菜,待嫁女启程,家里就开席。
355
贴青龙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放路炮的在男方家来带许多写有“青龙”的红纸条,路上遇到石桥、石碑等都要贴上一张。因民间视石为“白虎”,结婚忌犯“白虎星”,贴“青龙”以镇之。放路炮的也要每到一个岔路或毎隔一段路放一声炮,叫“鸣炮开道”。
356
送认路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本地新郎一般不直接到女方家,只有轿夫和放路炮的(也叫向导)到女家。还有一个挎鸡的少年,先从男方家挎一只公鸡到女方家,此鸡叫“催床鸡”,女方家要选一只母鸡,与男方挎来的公鸡一起挎回男方家,女方的这只鸡称“认路鸡”。到了男方家中,两只鸡被拴在洞...
357
请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新媳妇在第二天早起梳洗后,要先去堂屋给公公、婆婆磕头请安,过去有钱人家礼教繁多,新媳妇进门后,要一天两次给公婆请安。一来是立规矩,二来是学习治家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只在结婚后第二天给父母请安,有的是叫头三趟时临走给父母请安,以后就免除了。
358
拜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早饭后,由家人或女迎亲领着到本家族近门长辈家去登门拜访磕头,主要是认识一下以后好走动。
359
叫对月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旧时的“叫对月”是指闺女出嫁一个月后,由娘家人接回娘家过一个月,也叫“回门”。叫对月的人,一般是嫁女的兄弟、叔伯或近门近支的叔伯兄弟,谁叫的谁负责送。娘家来人叫时,要先请示婆婆,婆婆叫过几天就过几天。叫头趟二趟时,娘家人要带着发面馍馍、烧饼...
360
怀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生儿育女是家庭一喜,妇女怀孕称“有喜了”“上身了”,将妊娠反应称为“害喜病”。妊娠期间出现的不想吃饭、呕吐、偏食等,民间称之为“嫌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