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469 条
2021年
456 条
2022年
101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69 条
传说、奇闻
36条
其他
266条
动物
28条
土地资源
48条
工业产品
18条
景物
2条
植物
30条
民俗
740条
气候、水文
55条
水果
33条
疾病
74条
矿产
36条
粮食
62条
美食
2条
艺术
24条
药物
5条
蔬菜
10条
颗粒列表
共 1469 条
12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6
水生植物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植物
水生植物:藕、芦苇、苦江草.扎草、浮萍草、浮游草、维管束植物类。
167
小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之前,品种有“小红芒” “五花头” “鱼鱗百”“气死雾”“仙麦”“秃头” 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更换品种。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品种有“小红芒” “凫山半截芒” “平原50” “碧蚂一、四号”等;60代年品种有“兽腾1号”“...
168
玉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玉米良种引进试行品种:1950—1956年,推广种植“金皇后” “小粒红”“白马牙”“小白粒”;1956年引进杂交一代;1957—1962年,引进推广“坊杂2、4号” “齐玉24、26” “朝鲜白马牙” “华东2号”等。1964年农技站李玉...
169
地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之前,官桥种植地瓜品种有:“大红袍”“二红皮” “一窝猴”“樗皮” “白瓤”“黄瓤”“关东”“春树根”“日本白洋”(后称胜利1号)。解放后,推广“胜利百号”。1960年, 以山东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117” “华东52~45” “...
170
高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之前,官桥区有“黄壳、黑壳”两种高粱,棟喃圆形,亩产50~100千克。1950年,引进“三变色”;1959年,引进了“多穂高粱”;1962年,引进“冻高粱”(适宜晚茬 )、‘‘北京2004号”;1973年,引进“多穂高粱”,后淘汰...
171
大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之前,大豆品种有“五花脸”“小青亘” “小黑豆”“平顶黄”4个。解放后,除继续推广“小青豆”“平顶黄”2个品种外,又引进“丰收黄” “滕县1号”“卫371”3个品种。“小青豆”也称“小五叶”,有限生花序,分枝少,黄色较重,早熟,亩...
172
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毛穗、白巴谷两种(分粘谷、饭谷产量均低。解放后引进“六十天还仓” “鲁谷1号”等品种。“六十天还仓” 夏播早熟,耐旱抗倒伏,亩产150~225千克;“兽谷1号”夏播、穗大,喜高肥水,亩产2〇0~250千克。1952...
173
花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1949年之前,官桥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品种有“站棵子” “丰站棵”“爬蔓种”“小花生”等,爬娶秧为tt多,用种量少。1958—1971年,引进推广“伏花”“一窝猴•’“小金壳•’ “反修1号”等;1972—1982年,引进推广“白沙1016...
174
棉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其他
1949年之前,种植棉花品种有“中棉”(也叫亚州棉)“小白粒” •‘小茧花”“紫絮棉”(深褐色)。1%0年,引进“五爱斯字棉”。I955—I977年,引进“岱字15号” “108夫”“高密933” “徐州2〇9” “徐州1818”等。198...
175
黄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黄烟栽种历史悠久。清末、民国年间,种“懒汉”和“核杉纹”两种,1949年之后继续种“核桃纹”。至1971年,引进“金星6007” “长脖黄”2个优良品种,后又引进“潘元黄”良种。引进品种均棵高、叶肥大,炕干后色金黄有光泽,产量高。1983年...
176
小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小麦是官桥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之前,种植面积50%以上,耕作条件差,品种单一,施肥不足,播种密度小,毎亩播种7~8斤,不整畦,无水浇条件,靠天吃饭,无法防治病虫害,产量很低,亩产不足1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深耕改土,增施肥料...
177
玉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多为春玉米,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种植密度小,一般每亩2000株左右,地力薄,乂不施基肥和追肥,产量较低,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麦田套种玉米,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每亩3000珠,中期...
178
地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学名“白薯、红薯、甘薯、番稗”等,俗称“芋头”。原产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1736年(清•乾隆元年),传到滕县各地。因产量高,茎叶均可食用,很快大面积种植。抗日战争时期,又传入日本品种短秧团瓜,产量高,含淀粉多,后称“胜利百号”。解放前...
179
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称为小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分为早谷(春地实耧)和晚谷(麦茬花耧),间作绿亘、黄豆。一般留墩苗(毎墩4~6棵 >,毎亩5000墩左右,产量在150千克上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选种,合理密植,实行垅植疏苗,每亩25000~3000...
180
高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粮食
为当地历史上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滕县志》载:“高粱同小麦、大豆一样同为本地之大宗。”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本地高粱种植面积一直较大,播种面积2万亩以上。随着耕种制度的变化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高粱种植面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