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133 条
2022年
1291 条
2023年
384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133 条
专题知识
1281条
交通
552条
公文
19条
其他
357条
动物
48条
区域
164条
医疗
151条
土地资源
118条
基础设施
87条
姓氏
66条
工业产品
68条
数据统计
338条
景区
371条
景物
46条
植物
95条
民俗
201条
民俗文化
621条
水果
8条
渔业资源
33条
物产
179条
疾病
79条
矿产
97条
粮食
7条
美食
15条
艺术
3条
3条
药物
7条
蔬菜
8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133 条 68 / 3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0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面积2961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7%,分布于溪流两岸及河沟发达的水网平原地带,除部分边杂地的自然土壤尚未利用外,多已垦为旱作农地。划分为潮土和沙土两个亚类,沙土亚类又划分为乌沙土、灰沙土和黄沙土三个土属。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6—1...
100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在晋江仅见咸土土属,面积8020亩,分布于永宁、龙湖、东石、安海等乡镇的滨海平原局部高潮位以上脱离海潮影响的低平地带,经旱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但发育尚未完善,仍处于脱盐阶段。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75—1.13%,全氮0.039—0.0...
100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俗称马齿豆)。据50年代初调查,一般粮肥兼用的早熟蚕豆品种“枝仔豆”,亩产蚕豆籽50—60公斤,其茎叶够一亩早稻基肥。熟期长的“嘉兴蚕豆”和“宁波种”,每亩可收种子100公斤左右,还可解决1—1.5亩早稻基肥(专供压青作绿肥的可解决2—2...
100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常年种植面积均达4—5万亩。1956年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至1963年,全县减为2400亩。1965年,由于推广东石乡“白沙三大宝,田菁猪母蔗”的经验,全县套种田菁的面积达到2.6万多亩。1966年又增至44591亩(不包括3810亩单种...
101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又叫臭菊)。新中国成立前,安海的灵水和罗山的湖格等地溪边均有零星的野生金光菊,未被利用。1962年,经县农技站与安海公社农技站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成功。1964年试种525亩,普遍获得成功,共收种子600多公斤。1964年多点试验结果,水稻增...
101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1964年,县农技站在陈埭苏搞百亩紫云英样板田,各公社(场)农技站分别种植紫云英示范田491.9亩,普遍获得成功。1965年播种面积扩大到4600亩,1966年又增至6953亩。1967年后,播种面积连续4年降至2063—3600亩。197...
101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海肥是晋江县的传统肥料之一,每年均被大量利用。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组织1—2次群众性的大积海肥运动。据1958年统计,全县年产贝壳类肥料如海〓、干仔、蚣蚮等11.5万吨,海藻类肥料9000吨,杂鲑鱼水肥料7.85吨,其他海杂肥10....
101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主要是草木灰,含钾量多,是沿海旱作、特别是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的重要钾源。长期以来,沿海农民每年都自发地组织向晋东水田区(有的甚至向漳州、龙海县海澄等地)购买草木灰,以满足旱作钾肥的需要。70年代末,农民普及烧煤,草木灰逐年减少。
101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晋江盛产花生,花生饼为晋江古今都使用的优质有机肥。据统计,1952—1957年,全县共供应各种商品饼肥(主要是花生饼)16659吨,平均每年供应2776.45吨,其中1953年供应高达4413.25吨。70年代后,由于饼肥用途扩大,特别是工...
101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其他
1949年全县各种化肥施用总量只有2522.2吨,平均每亩施用量4.5公斤。1959年,全县化肥供应量增至6073.35吨,平均每亩施用量提高到11.5公斤。60年代,特别是1962年和1963年重点示范石灰氮、碳酸氢铵和氨水获得成功,19...
101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水果
晋江是泉州地区龙眼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县份。民国时期,年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5。包括磁灶、紫帽、内坑、安海和池店的西线,以及罗裳山脚福埔、社店和青阳的岑山、烧厝、赖厝等地约种龙眼7000余亩,9万余株。(见王家云《民国时期晋江县...
101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水果
柑桔,晋江县历史上只有零星种植。60年代初,晋东主干渠两岸试种52亩,因管理不善,至1966年,宣告失败。 1975—1977年,金井、石圳等海滩地试种256亩柑桔获得成功。1978年,深沪的运伙和龙湖的湖北以及石狮的容卿、前坑等村的果林场...
101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水果
新中国成立前,晋江县多利用房前屋后或边角地零星种植香蕉。60年代初开始发展。1963年仅罗山梧塘和安海布林等地,就种香蕉360亩,罗山小梧塘亦利用大小山川沟隙种植2810株。1966年,全县香蕉发展到2614亩。“文化大革命”中,农村副业生...
101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水果
杨梅是晋江县四大名果之一。紫帽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就种植不少。70年代初,紫帽的园坂、紫岭、梧垵和磁灶的洋尾、大埔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1978年,全县杨梅面积4119亩。80年代初,全面落实果林承包责任制后,磁灶的瑶琼、宅内和永和的马坪,以...
102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水果
(泰国番石榴和菲律宾番石榴)晋江县最早种植大果番石榴的是安海灵水村果树专业户吴我灰。1985年12月和1986年春,他先后向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热带作物研究所买回两批种子,采用塑料营养杯培育1万多株实生苗,除自用外,二年中还提供1万多株种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