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133 条
2022年
1291 条
2023年
384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133 条
专题知识
1281条
交通
552条
公文
19条
其他
357条
动物
48条
区域
164条
医疗
151条
土地资源
118条
基础设施
87条
姓氏
66条
工业产品
68条
数据统计
338条
景区
371条
景物
46条
植物
95条
民俗
201条
民俗文化
621条
水果
8条
渔业资源
33条
物产
179条
疾病
79条
矿产
97条
粮食
7条
美食
15条
艺术
3条
3条
药物
7条
蔬菜
8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133 条 62 / 3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16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民间建宅仪俗,历来繁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建宅的陈规旧俗已逐步简化或废除。 择地建宅之前,通常请风水先生选择地址,再由其“牵庚”(罗盘定向),依据地形山势(即“龙脉”),确定住宅朝向。民居座向忌正南...
917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城乡之间,历来有“卖〓、卖饼、卖荔、卖柑、卖桃李、卖杨梅、卖甘蔗商贩,熙来攘往,朝暮不息”。贩者或以叫、唱,或以吹击器代声以招揽生意,世代相沿。挑货郎担卖小百货的摇小手鼓,噹噹作响,俗称“摇鼓仔”;挑卖蜜饯担的吹唢呐,俗称“卖咸酸甜吹爱...
918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明清年代,石狮境内的平民百姓,男着粗布汉装衫,女穿大裾衫;裤式同为大裆裤。脚穿自纳布底鞋、草鞋或木屐。仕宦缙绅和富户殷商多穿长衫马褂,戴瓜皮帽或毡仔帽。裹足妇女穿绣花弓鞋。清末民国初,中山装、学生装和皮鞋、胶鞋进入社会生活。抗日战争胜利后,...
919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初期,石狮境内男人普遍理“平头”或“分头”;妇女有的不留“苏穗”,开始烫发。50年代开始,男女发式都比较随便,变化不大。改革开放以后,青年男女发式讲究时髦。男青年烫有“飞机头”、“青年式”、“运动头”等。女青年多数长发披肩,烫发则有波浪...
920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胜利后,侨汇通达,石狮侨乡妇女佩带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别针等饰品日益盛行。50~70年代,人们藏金匿玉,金银饰品极少见。改革开放以来,佩戴打扮又成时尚。妇女戴有金手镯、金发箍和金脚链等新型华贵饰品。一些殷富男人,时...
921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境内农民历来以吃地瓜汤、地瓜干或麦糊、麦粿为主,间或掺和少量细粮。沿海渔民则常吃地瓜佐以鱼虾等海鲜。一日三餐以稀为主。副食有米粉或面条。兼味盘餐大多数是自制豆干、豆腐、豆豉、酱瓜、咸菜、萝卜干之类。请客或逢年过节时饮用地瓜酒或米酒。中华...
922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近海,城乡筵席均以海鲜为主,大鱼、大虾、大鳗最为常见。设宴分为粗细2种。“粗桌”有炒冬粉、炸肉皮、红烧肉、大白鱼、肉丸汤、肉夹包等,以“粗饱”为主。“细桌”则有鸡鸭、螃蟹、海参、猪筋、禽畜内脏、蟳、鳖等,多为宴请女婿的“三日桌”。80年...
923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清末民国初,石狮境内民居多为“皇宫起”大厝,普遍为座北朝南,具有厅明房暗、冬暖夏凉等特点,多为土木结构或土木砖石混合结构。普通百姓住宅只求完整、坚固、“粗平直”,结构、布局简便灵活。仕宦缙绅之“皇宫起”大厝,则前有回向,后设花园,兼置东廊西...
924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新居落成,谢土之后,石狮境内有择日迁入居住习俗。迁入新居之前须先“择日”,并将新居打扫干净,贴上对联,张灯结彩,喜气盈门。族亲和邻居赠烛炮相贺,至亲好友则赠送镜屏、大灯、家具,以及电器等贵重物品。媳妇娘家除送寻常礼品外,尚须刻意送一个装有母...
925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清末,除蚶江至泉州尚有行船搭客外,人们出门多取陆路。民国初期,缙绅富户出门骑马或乘轿,一般居民出门均靠步行。少女出阁坐花轿,二婚或寡妇改嫁则乘乌轿。20年代,人力车(黄包车)和自行车开始出现。石狮公路修建后,坐汽车成了时尚。 50年代起,人...
926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境内的男女婚嫁,历来有一整套繁琐礼仪。首先是提亲,由媒人或亲友介绍男女双方情况,经父母同意,确定议婚意向。提亲后送庚帖,即“提生月”。媒人把女方用红纸书有生辰日月的庚帖送至男方家。男方将其压在厅堂神龛香炉底下。3天之内,若家事顺遂,即谓...
927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以前,石狮农村和沿海渔村普遍采取土法接生,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高。致使境内有许多愚昧落后的地方生育习俗。 产妇临盆,家人煮甜鸡蛋让其吃下“压肚”。产后一个月内,妇女一日多餐,要吃姜油煎炸的鸡蛋、线面,以及鸡鸭、参茸等滋补品,为其祛除风寒,恢...
928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人做生日,均以农历出生年月为依据。逢十,即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岁,称“大生日”。但也有提前一年做生日,即七十九做八十生日。因方言“九”与“久”谐音,寓意长寿。不逢十则为“闲生日”。以前,由于人口平均寿命较短,一般娶了儿媳、嫁了女儿,有...
929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境内历来葬礼隆重,葬仪繁琐。凡年上半百或已身为祖辈的老人临终前夕,将其抬到祖厝厅堂,置于用4块床板搭成的简易床铺上,为其更换寿衣,俗称“上厅边”。老人辞世后,即用被单将其盖紧,并在尸体上放置一面铜镜。 丧家门口悬挂白布,门上贴白色挽联;...
930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民俗
石狮境内基督教徒丧葬礼俗较为简单。入殓时,由牧师或传道主持祈祷仪式。守灵之夜,信徒聚集吟诵哀诗,忆念死者生平,或讲述教义。出殡前,举行“追思礼拜”,由牧师介绍死者一生经历,并作安息祷告。同时对遗属作一番慰勉。出殡气氛讲求庄严、肃穆,亲眷一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