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133 条
2022年
1291 条
2023年
384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133 条
专题知识
1281条
交通
552条
公文
19条
其他
357条
动物
48条
区域
164条
医疗
151条
土地资源
118条
基础设施
87条
姓氏
66条
工业产品
68条
数据统计
338条
景区
371条
景物
46条
植物
95条
民俗
201条
民俗文化
621条
气候、水文
63条
水果
8条
渔业资源
33条
物产
179条
疾病
79条
矿产
97条
神话、宗教
13条
粮食
7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20条
美食
15条
艺术
3条
茶
3条
药物
7条
蔬菜
8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133 条
122
/
3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816
永春县土壤区域性分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土壤区域性分布:由于成土母岩、地貌类型,地形部位、利用方式及熟化程度不同,形成的土壤类型组合也不同。坡地坡积物形成的耕作土壤大部分呈梯状分布,沿溪两旁,由于冲积带来了泥层,形成了潮沙田、灰沙田等土壤,村庄附近,由于耕作管理方便,土壤熟化度高...
1817
季风雨林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季风雨林带:垂直分布海拔400米以下。该带人口稠密,人为破坏严重,季雨林被破坏殆尽,仅存个别次生季雨林残迹,如米槠、厚壳桂。大部分为生长不良的次生马尾松林和人工栽培的热带植物,如荔枝、龙眼、芒果、黄皮果、番石榴、合欢类、南岭黄檀、麻竹、青皮...
1818
常绿照叶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常绿照叶林:从海拔400米起顶极分布至1000米(1000—1200米为敬生分布)。与上一带同样遭到破坏,遗留残迹极少,大部分被次生马尾松林和人工栽培的杉木、柑桔、油茶、茶叶等占据。照叶林残迹有夹漈,吾顶的银杏古树,呈祥、锦斗等地的柳杉、水...
1819
灌丛及灌草丛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灌丛及灌草丛: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群落杜鹃、木、乌饭、苦竹等,常与禾本科草混交,成为灌丛或灌草丛。
1820
永春县环城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东南起自永春大桥,沿旧城东、北,西三面至交通桥。此路原系旧城墙遗址,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成街道,原为沙土路面,1978年铺设混凝土,全长1300米,宽10米左右。两旁大多为70—80年代新建的四五层混合结构楼房,有侨联、城郊卫生院、华侨友谊商...
1821
永春县桃源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原为狭窄的卵石路面,民国20年(1931)陈国辉统治永春时,强拆两旁民旁拓宽,初名西门马路,后改中正路。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桃源路,1958年“大跃进”时,改名跃进路,现复名桃源路。与“八·二三”路平行,东西走向,从宾馆侧起至西门宫,全长60...
1822
永春县衙口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曾名解放路。丁字形,北起县政府正门,南至“八·二三”东路,东接考房口,西止邮电局侧门。南北段长80米,宽9米,沥青路面,东西段长100米,宽2.5—3米,混凝土路面。两旁有楼店和民房,主要建筑物有县政府、县法院。 考房口:曾名民主路。南北...
1823
永春县边芝巷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曾改名少先路。在文庙东侧与桃城小学西侧之间,原是~条通巷,因文庙内原有一株攀枝花(俗呼“边芝”)古树而得名,南北走向,现与中兴境龙井街连接称今名。南接桃城路,北接桃源路,全长205米,宽2—4.2米,混凝土路面。
1824
永春县北门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南北走向,北接环城路中段,南接桃源路,全长180米左右,宽3.5米。两侧以平屋民房居多,主要建筑有县卫生防疫站。 北门街经桃源路折接边芝巷至考房口,民国期间是县城南北主要通道。
1825
一都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一都街位于一都乡仙阳,南阳两村交界处,原名黄坂街,又称中坂街,新中国成立后称今名。旧街的建筑物都是木结构的低矮平屋,街道宽一米多。每逢墟日漳平、大田、德化部分农村和本地区的竹、木、菇、笋等山货,大多汇集在这里进行交易。 1958年以后,下...
1826
坑仔口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坑仔口街位于坑仔口乡东南部,离县城52公里,西濒坑仔口溪。玉西村的坂中、地榜和诗元村的横洋、新庵都是坑仔口集市的范围。 坑仔口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开始建顶街,因地点在新庵,也叫新庵街,至本世纪初建下街。民国20年(1931),建统...
1827
玉斗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玉斗街始建于民国18年(1929)。该街跨玉斗乡玉斗、玉美两村离县城46公里。街道为一字形,南北走向,长约500米,宽约6米,80年代后期铺设混凝土,路面。店屋傍溪建筑,进深10—15米,骑楼式土木结构,大多为二层,外观尚整齐。街道南端东侧...
1828
桂洋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桂洋街位于桂洋乡政府所在地桂洋村,始建于民国20年(1931)。街道宽7米,两侧旧建筑物大多为土木结构,二层骑楼式,分二进,店口深2米,80年代新建的大多是混合结构,二层。较大建筑物有民国期间建成的四合院式桂洋土楼,土墙基脚厚2米,齐腰厚1...
1829
锦斗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锦斗街始建于民国20年(1931),位于锦斗乡锦溪村,离县城36公里,海拔约500米。新中国成立后,在沿永春至漳平公路两侧建设新街,街面宽10米。1984年底,锦斗街人口为653人,其中农业人口436人,非农业人口217人。锦斗街主要公共设...
1830
苏坑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区域
苏坑街始建于民国21年(1932)。位于嵩溪村,海拔580米,永春至德化的公路由南向北穿过街道。 苏坑街道宽9米,两旁店屋,西南侧的长170米,深13至19米不等,有粮食加工厂、旅社、饭店、供销社、住宅等,东北侧的长70米,宽19米,有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