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133 条
2022年
1291 条
2023年
384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133 条
专题知识
1281条
交通
552条
公文
19条
其他
357条
动物
48条
区域
164条
医疗
151条
土地资源
118条
基础设施
87条
姓氏
66条
工业产品
68条
数据统计
338条
景区
371条
景物
46条
植物
95条
民俗
201条
民俗文化
621条
水果
8条
渔业资源
33条
物产
179条
疾病
79条
矿产
97条
粮食
7条
美食
15条
艺术
3条
3条
药物
7条
蔬菜
8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133 条 106 / 3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57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白鹤拳传入德化的有“宗鹤”、“鸣鹤”等拳种。清光绪年间,永春拳师潘贞团到德化城关及赤水格设馆授徒。由此,白鹤拳在县内兴盛一时。其后,较有声誉的拳师有: 潘孝德 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德化赤水街,20岁时已掌握白鹤拳108套技艺。民国17...
157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达尊拳是五祖拳之一。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就传入德化,但长于达尊拳者不过一二。至20世纪60年代,达尊拳方得以发展。著名的拳师有林其塔,他不仅拳风古朴、技法丰富,还著有《技击入门》、《初探拳击的常见病》、《南拳较技》、《漳州武术史初探》、...
157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1949年后由著名拳师陈海筹从福州传入德化,主要分布于斜山、阳山。
157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县内舞龙,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前后出现于葛坑下玲一带,到清代嘉庆年间已流行于城乡。民国34年(1945年),风池舞龙队随同宝美舞龙队参加县抗日战争胜利庆祝活动。此后,宝美舞龙队常于春节、元宵、国庆节进行表演。1986年,县举行闹元宵...
158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德化的舞狮活动在明、清已很盛行.当时有龟洋、雷峰、铭爱、永蔫、吉岭、上地、上林、连山、姗龙、大铭等地二十多个舞狮队;漈上、丁墘、西敷、科荣的舞狮队还被依次称为“狮父”、“狮叔”、“狮兄”、“狮弟”。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舞狮技艺进一步...
1581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德化跳绳运动始于民国。1956年,跳绳列入小学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次年,德化一中在县第三届人民体育运动会中创造跳绳新纪录。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生中仍有此活动,但跳绳比赛停止。
1582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年间,已有儿童、小学生的踢毽活动。1956年,县小学体育运动会将其作为竞赛项目。此后仅作为民间一种体育活动。
1583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年间盛行于农村,为小孩所嗜好。 一人四肢着地作熊状,面前置3块石子作“猎物”,严防被劫.戏“熊”者争抢“猎物”。如“猎物”全被戏“熊”者拿走,或戏“熊”者被“熊”踢中,均要顶替作“熊”。
1584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打亡国、护国、救国。顾国运动盛行于民国中、后期,1950年后逐步趋于冷门。 “顾国”者等分为两方,各竖一柱作“国都”。划线为“国界”.划定一地盘作禁区。交战时,一方拍及另一方身躯即算被“俘”,押入禁区;一方多数人被“俘”,而且“国都”标...
1585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打七寸”。这种运动在民国年间农村儿童中较为普遍,1950年后遂渐消失。 参加入数不等,依次编为甲乙丙丁。备约两尺的木棒(长棒)、七寸的梭形短棒各一。地上画一直径约1.5米的圆圈。活动时,甲站在圈内,乙立于一定距离的圈外,甲以长棒敲击圈...
158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过五关”,1980年后仍盛行于农村。 参加者等分成挑战队、阻击队。地上画若干条间距8~10米的平行线为横“关”,并画一条等距于横“关”的线为纵“关”.视人数多少确定“关”口道数。若每队为3人则画成如图(1),若每队为5人则画成如图(2...
158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跳格”。为小孩所爱好,1980年后仍盛行于城乡各地。 活动时,把瓦片依次掷于地面上画好的框格,踢框者单脚逐格跳向末框格后,又将瓦片沿原路逐格踢回.踢框可若干人,逐个轮流,每踢完一框至末框,许得一丘田,即占用一框格(从1框始)。凡被划为...
158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以碎石作子的一种投拾活动,在德化流传已久,农村牧女较为喜爱。 石子撤于地上发出如振铎之声,尔后用单手拾起,故曰“拾铎”。戏法多种,其中简单的一种是:拾铎者将5粒石子同时撤于地上,接着拣起其中1粒石子扔向空中,并迅速将其接住.直至按此动作把地...
158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双方各12粒“子”。依次各放1粒。如图在方形线、角线、中线上,将3粒“子”摆成直线,称为“直”,此时可在对方布局上任意吃掉1粒“子”。首次放“子”,一般在中线上,以减少对方成“直”形机会。 中线、角线上,如甲先后置于A、C,尔后乙置于B;方...
159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由母鸡(大棋子)作“拖”或“担”。当母鸡站于一直线的一端,所对的每一直线上假使均置小鸡(小棋子),此时母鸡可选择小鸡多的直线作“拖”(即取下该直线上的棋子);当鸡母站于一直线的对称点,而且对称点的两端摆满小鸡,此时母鸡可当即作“担”(即拿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