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26 条
2023年
25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6 条
专题知识
538条
交通
674条
区域
201条
医疗
30条
基础设施
3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4条
景区
153条
民俗文化
683条
物产
43条

颗粒列表

共 2526 条 49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2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栎社国际机场 位于城区西南10千米处的栎社。民国25年(1936)建造,占地面积1600亩,跑道南北向,宽25~30米,仅供军用。次年8月至30年(1941)4月,日机先后轰炸近20次430架次,掷弹3600余枚,机场遭严重破坏。30年(1...
72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杭甬运河宁波段 自镇海口至三江口即甬江航道,由姚江船闸与姚江接通,经丈亭、至余姚安家渡出宁波市境。全长94千米,五级航道,为规划内河四级航道。属于海曙区范围的为机场路北延伸段(青林湾大桥)至三江口西侧一段,长度4.35千米。
72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奉化江航道 自奉化方桥三江口,经栎社、铜盆浦、周宿渡、兴宁桥、江厦桥,至三江口北接姚江、甬江,全长30.90千米,通航能力(航道等级)为内河六级航道,规划内河四级航道。属于海曙区范围的为芝兰桥至三江口西北侧一段,长度6.60千米。其主要航线...
72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鄞西1号航道 即城西后塘河。自桑家河头经石塘、芦蓬头,于望春桥与4号航道汇合,至西桥。全长14.70千米,宽度15~30米。可通航20吨级以下船舶,属10级航道,沿途设6个停靠站,区境内为半路庵、望春桥2个停靠站,终点站为西郊客运码头。
72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鄞西4号航道 即城西中塘河。自横街经集士港、祝家桥,在望春桥与1号航道汇合,又经铁路桥、小学桥、万安桥、大卿桥至西桥,全长14.10千米,宽度12~33米。可通航10~15吨船舶,属12级航道。航道系人工开掘,历代均有疏浚,1976年集士...
72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鄞西8号航道 即城南南塘河,自鄞江经洞桥、横涨、栎社、石碶至共青桥,全长24.40千米。宽度20~35米,可通航15~20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沿途设13个停靠站,境内停靠站为段塘、三市2个,终点站原为濠河头。1977年迁址南门共青桥。
72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濠河码头 位于永宁桥至濠河头,民国25年(1936)士绅张申之等人筹款建客运码头,修理工段打桩驳坎,每间隔一段建一梯阶石埠,并建凉亭两处,供旅客憩息。1976年1月,因市政建设需要,至三市段航道填塞,码头废止,迁至南站东路即南站客运码头。
72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南站码头 位于南门共青桥东南首,前身濠河码头,1973年易地重建,1976年竣工,为浆砌块石重力式驳岸结构,码头长150米,宽10~15米,有30吨级泊位5个,辟有开往鄞江、凤岙、翁姚、前虞、吴龚、十三洞桥、栎社7条航线,日客流量300人次...
72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西郊码头 位于西郊路中段,为民国时期石砌结构码头。1983年4月由鄞县航运公司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浆砌块石结构,码头长41米、宽7米,有30吨级泊位2个,辟有开往桑家河头、横街、大西坝、茅草槽4条航线,日客流量1000人次。1987年5月西郊客...
73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奉航码头 位于奉化江下游,濠河路东端。约建于民国37年(1948),1976年6月重建钢筋混凝土趸船浮码头。趸船长30米、宽4米,有30吨级泊位2个,辟有开往奉化西坞的航线1条。1997年5月5日停航。
73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大卿桥站 位于中山西路、翠柏路和苍松路的交叉路口,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4号线换乘。
73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基础设施
市府站 位于中山路与解放路的交叉路口,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2号线换乘。
73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物产
轿子 轿子分官轿和民轿两类,木质,四柱成方型。上有顶盖,底为木板,内有座椅,四周围布幔,轿腰贯穿两条木杠,清代和民国时期盛行。境内车轿街因轿多而得名。官轿,做工精细,视官位品阶,有8人抬行、4人抬行、2人抬行。官轿出行,轿前鸣锣开道,吆喝行...
73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物产
独轮车 系木质车架,人在后用手推,轮子向前滚动前进,形似辘轳。可载货一二百斤,或载客2~6人,宜狭窄小道通行。境内于民国时期较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匿迹。手拉车手拉车可分为黄包车和板车。黄包车,原自日本传入上海,车商将车身漆成黄色...
73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物产
人力三轮车 为木质车身,铁制支架,黑色,车轮胶质,置折叠式油布篷及垂帘,一般为双人后座式,用双脚踏之。拉人的称“三轮车”,拉货的称“黄鱼车”。民国36年(1947)始现,由陈富康在碶闸街92号开办迅安三轮车行,10月置车22辆投入营运。1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