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6 条
2023年
25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6 条
专题知识
538条
交通
674条
区域
201条
医疗
30条
基础设施
3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4条
景区
153条
民俗文化
683条
物产
43条
神话、宗教
55条
颗粒列表
共 2526 条
47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91
裁缝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裁缝 以前衣服多自制或请人缝制。嫁女娶亲需做新衣裳,老年人做寿衣,孕妇做小孩衣被,通常是买来布料,将裁缝师傅请到家里来做,工钱支付有论天计算的,有论件(套)计价的。现今请裁缝到家中做衣服的已不多见。
692
剃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剃头 剃头行当工具简单,挑着剃头担子,一头是炉子,一头是镜子、脸盆、毛巾,在街头巷尾或乡村吆喝,遇需剃头者即可放下担子为客剃头,且收费比理发店便宜,还给剃头者挖耳、修脸,故生意颇好。现今小街巷仍有这一行当,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
693
刻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刻字 刻字师傅随身携带刻字画工具,活跃在乡间或城镇街巷。如需刻字、刻图章、刻画,即可叫进屋内雕刻。刻字师傅根据主人需要,取出各种材料任主人选择,不同材料价格各异,经雕刻后即成,立等可取。该行当现都开店经营。
694
弹棉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弹棉花 身背弹花工具,吆喝在街巷、乡间,如需弹棉花者可叫进屋内加工。弹花师傅卸下主人家门板,把棉花撕碎,弹花弓在木头槌敲打下,一颠一颤,发出美妙的犹如乐器的声音,棉花弹至松软后再用盾牌状圆木压平,铺上经纬线,即成一条松软洁白如新的棉絮。此行...
695
打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铁 系宁波老行当之一,打铁者能打制出各种柴刀、菜刀、锄头、钉耙、马铁、船钉等生产和生活用具。打铁匠拉风箱、抡铁锤、叮叮当当,一件件铁器在铁锤砸打下打制出来。今天一广场内的碶闸街南段有“钉打桥”地名,是因该地曾有多家铁匠铺而得名,宁波人有句...
696
铜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铜匠 以前宁波城乡有挑着铜匠担行走的人(大多是金华地区来的)。解放前嫁女陪嫁妆必有铜火熜,隐含吉祥火红之意。铜打制的火熜小巧玲珑、美观实用。铜匠还能修制铜锁、酒壶、家具装饰品等器物。现时该行业已不多见。
697
镴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镴匠 旧时宁波城乡有挑着担子兜生意的镴匠。宁波人称锡和铅的合金为“镴”,一般城乡家庭都有镴打制的酒壶、镴瓶、镴罐等器物,用来盛物品能保持干燥,此外还打制烛台、家具上的拉手及装饰物品。铝制品普及后,这一行当消失。
698
篾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篾匠 宁波人称“簟匠”,旧时家家户户都使用竹制品工具,箩筐、匾箕、淘米箩、饭篮、菜篮子、凉席、筛子等都是用篾竹制成,使用久了易损坏,于是请篾匠来修理。篾匠身带简单工具和篾竹材料,走街串巷吆喝,遇居民需修理或制作竹器用具,即进院子内修补或新制...
699
修钟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修钟表 修钟表人手提工具袋,常年穿梭在城乡间,遇到需修理钟表者,则进屋维修。修表人使用放大镜、酒精灯、镊子钳等工具,将一只只坏掉的钟表精心修复。该行当至今尚存,但已设铺经营。
700
铲(薄)刀、磨剪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铲(薄)刀、磨剪子 肩背工具凳,凳上装有磨刀石和夹具,在街巷吆喝“磨剪刀噢!铲薄刀……”家庭主妇听到后将家中钝了的菜刀、剪刀交给他们,经过铲、磨后又能锋利如初。现在仍有少数人从业。
701
木器制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木器制作 木制品在境内生产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从事这类木器制作的统称“木匠”。木匠有“大木”、“小木”和“圆木”(见本链接中“箍桶”条)之分,大木主要从事房屋建造,小木则从事家具制作。现在城市家庭装修中依然大量使用木工,但大多使用机械操作;...
702
打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银 火熔是制作华丽金银工艺品时关键的传统工艺,借助弯管,用嘴吹气控制火苗和温度,“吹”向重点。金银饰品经银匠加工或修理后仍能光彩照人。该走街串巷兜生意的行当今已消失。
703
麦秸编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麦秸编织 麦秸工艺在农村妇女中几乎人人都会,但技艺优劣相差很大。麦子收割后将干麦草上部割下,放在水中浸透后压扁、晾干。手巧的妇女将麦秸编成各式各样草帽、草扇、手提包、提篮、装盛物品的罐等生活用品。宁波近郊编织的草制品还能出口赚外汇。现今该行...
704
贴大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贴大饼 黄桥烧饼全国闻名,宁波大饼亦可与之媲美。街头巷尾一只炉子、一块案板,“夫唱妇随”,流水作业,炉子中以木炭或煤球作燃料,将做好的饼快速贴在炉膛内壁,待饼烤至金黄色即可。大饼香喷喷、油光光,酥香甜咸尽在饼中。该行当今尚存。
705
爆米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爆米花 加工者挑着担子或推着车,一只像葫芦的罐状如炮弹,一只风箱,一只小炉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冻米大王好爆嘞!年糕干、六谷(玉米)胖好爆嘞……”人们将大米、玉米、年糕干等物品交给加工者,经爆米机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打开密闭的盖子,发出“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