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02 条
2022年
40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02 条
传说、奇闻
33条
其他
49条
动物
27条
土地资源
13条
工业产品
5条
政策法规、税收
27条
景物
1条
植物
11条
民俗
93条
气候、水文
20条
水果
8条
疾病
60条
矿产
13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5条
美食
12条
茶
3条
蔬菜
4条
谚语
9条
饮食
4条
颗粒列表
共 402 条
25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61
武义县民俗岁时春节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古称元旦,俗称过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春节来临,举家盛服,说吉利话,礼仪隆重。开门:年初一凌晨择吉时开门。开门时,一手放鞭炮,一手拉开大门,走出大门,放火炮,俗称:“开门迎神”,图吉利。吃芋羹:大年初一早餐吃芋羹,羹与耕谐音,希冀新年耕...
362
武义县民俗岁时立春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旧俗在立春日要敬香,放火炮,房门贴“迎春接福”,门纽上插竹叶枝,讲吉利话。清代,立春前一日,知县要率僚属,具仪仗、鼓吹,迎春东郊,设芒神、土牛于八素门。饮春酒后,置芒神、土牛于东门,次日鞭土牛,农民竞取碎牛土块,归家放猪圈中,希冀六畜兴旺。...
363
武义县民俗岁时元宵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年初十至二十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还有演戏、龙灯、花灯、舞狮等活动。解放前,宣平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板龙、滚龙皆极为盛行;武义县城的花灯,则由寺庙主持,各家各户扎一盏,称为“助灯”。诰山殿扎净瓶灯,有鸳鸯戏荷、喜...
364
武义县民俗岁时二月十九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解放前,是日,妇女多至寺庙烧香;是夕,慈云庵制灯数百盏,从壶山顶挂至山麓,绵亘数里,以供奉“婺女星君”,以接龙脉,称为“壶山灯”。至今仍有妇女于是日至寺庙烧香。
365
武义县民俗岁时清明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家家户户做清明餜,用祭祀和馈送亲友。从清明前十日开始,各家各户携清明餜、猪肉等祭品,陆续上坟祭奠。祭奠时,砍削坟上的枯枝杂草,添土整貌,插“坟龙”以示送伞,压方纸以示送布,烧纸钱、锡箔以示送银,燃烛以示照明,鸣炮以振“龙脉”。机关干...
366
武义县民俗岁时立夏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是日,以笋或豌豆和米做饭吃,或吃红枣、桂圆、鸡蛋、肉等,称为“接脚骨”。男女老少还要上秤称重。在宣平则不昼寝,说可免“疰夏”。
367
武义县民俗岁时端午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解放前,武义城隍庙要“送船逐疫”,称为“推端午船”,有“端午船不推,瘟病要发生”的迷信传说。船用双坑送来的毛竹扎成,糊纸,绘饰,船内插草束纸糊之五鬼(一说“五神”,一说“五兵”)。上午,道士在城隍庙各个角落催促“疫鬼”上船。到午时正,由七人...
368
武义县民俗岁时六月六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是日,家家户户翻晒箱笼、衣物等,以防潮、防霉;萝卜菜子翻晒后打籽收藏,谓“六月六,打大萝卜”;要吃肉,谓“六月六,要吃肉,不吃要生大瘤毒”。
369
武义县民俗岁时中元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旧俗,是日各家设馔祭祀祖先,称为“做羹饭”,庙中设盂兰盆会,施放水灯。解放后仍沿袭旧俗做羹饭,做节日食品“水糕”,柳城一带称为“千层糕”。项店乡麻田、章村、黄坛等村,因邹姓祖母过中元节时被鸡骨梗...
370
武义县民俗岁时中秋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旧俗,是日要祭宗祠,夜里设肴馔、酒脯、月饼、菱、栗、梨、藕等聚饮,称为“赏月”。解放后,仍沿袭旧俗,要蒸糕、包粽子、吃肉、吃月饼。
371
武义县民俗岁时重阳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重阳”。旧俗,重阳前后要到永康方岩拜胡公,求吉祥,称为“上岩”。宣平一带则要蒸糕、包粽子,相互馈食。间有游高山寺庙,称为“登高”。解放后,仍有上方岩拜胡公之习俗,但多乘车前往,既进香又登高游览。
372
武义县民俗岁时冬至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旧俗极重冬至节,要设馔祭祀祖先,麻糍馈送亲友,称为“小过年”。城乡多演剧报赛。解放后,仍有沿袭旧俗 麻糍馈送者。
373
武义县民俗岁时除夕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俗称年三十,与春节一样为最受重视的节日,外出者皆赶回家团聚。要吃“切糖”、干糕,以示一年五谷丰登、生活甜蜜;吃年糕,以示好日子一年比一年高;蒸发糕,希冀来年更加发家致富;早餐吃团圆餜,以示全家团圆幸福。要在门、柱、灶、米柜、谷仓、猪舍等处贴...
374
武义县庙会民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旧俗把菩萨抬出游行,称为“庙会”,也称“出庙”。武义县城各庙,于每年二月十五日抬菩萨“出庙”。出庙时,前面由大锣开道,接着为“肃静”、“回避”大木牌和“鸾驾”,即金锤、木爪、佛手、长刀、长矛、长戟等十八种武器,接着为两顶轿舆,内坐“金童”、...
375
武义县游桥民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修好桥或造就新桥,要请邻里年岁最大、威望最高的老人游桥,或请一对最长寿的夫妻走第一步,寄寓此桥久长、牢固之意。游桥时,老人要穿新衣、履红鞋,并焚香燃烛、鸣锣放炮。游完桥,观者向老人讨“长寿钱”。解放后,则多以剪彩庆祝代替游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