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02 条
2022年
40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02 条
传说、奇闻
33条
其他
49条
动物
27条
土地资源
13条
工业产品
5条
政策法规、税收
27条
景物
1条
植物
11条
民俗
93条
气候、水文
20条
水果
8条
疾病
60条
矿产
13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5条
美食
12条
茶
3条
蔬菜
4条
谚语
9条
饮食
4条
颗粒列表
共 402 条
24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46
武义县民俗礼仪找嫁妆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娶亲前三日,男家根据女家请客的需要,把猪肉、鸡、鹅、鸭等送往女家,并带回嫁妆。嫁妆多者用竹杠抬,少者用竹箩挑。扛嫁妆者喜入闹区,让路人围观助兴。
347
武义县民俗礼仪迎亲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择吉日迎亲。迎亲队到女家门口,女家已将大门紧闭,迎亲队放火炮,女家放鞭炮,然后迎亲队从门缝塞进红包,称为“开门包”,此外还要送起床包、梳头包、厨师包、小孩包等等。旧俗新娘不肯走路去成亲,怕日后夫妻不和,被说成“上门货”,故需发花轿去抬。解放...
348
武义县民俗礼仪吃和气面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入洞房后,要吃“和气面”,以示夫妻团圆,宣平一带称“夫主圆”。有的地方是新郎新娘交碗吃面条,有的地方是用红头绳系鸡腿,新郎先吃一腿,新娘则和面条烧煮后吃。桃溪一带则先喝糖茶,后吃蛋茶,再吃“夫主圆”,还要喝交杯酒,称“和气酒”。俗话说:“酒...
349
武义县民俗礼仪吵新娘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就是闹洞房。“吵新娘”者,想方设法把新房的棉被、枕头、新娘的头饰等物“偷拿”去,“偷拿”之物由大舅赎回。
350
武义县民俗礼仪送大舅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宴请新娘、宾客之后,晚上设专席宴请大舅,第二天备实地糕、粽子、馒头等物,插香柏、万年青,馈送大舅回家。
351
武义县民俗礼仪唱山歌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为畲族婚仪的重要环节。迎亲时,男女双方请歌手对唱山唱,称男歌手为“赤郎仔”,称女歌手为“拉歌娘”。当男方送礼物到女家,向女家借炊具炒菜时要唱“借锅歌”。唱一句,借一物,如“一对黄龙载水吃”,即借一双水桶。“一对鲤鱼翻白”,即借两把菜刀。最热...
352
武义县民俗丧葬送终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病人垂危时,儿孙辈守在床前,病人一死,全家举哀,一方面给死者沐浴、含袭、更新衣、正冠履,移入灵床,并以碗作香炉,敬香,燃长明灯;另一方面到村口,将死者用过的草席、垫草烧掉,并燃送雨伞、盘钱(方纸)等,称为“送幽灵上路”。
353
武义县民俗丧葬报丧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母死后,儿子披麻戴孝,用红纸包一包茶叶米,先到娘舅家报丧。见娘舅,撒茶叶米,跪下说:“娘百年了,儿子不孝”。娘舅家烧点心给外甥吃,俗称“报生不空手,报死不空肚”。接着舅母啼哭着送外甥出村口,俗称“不哭送要晦气”。到其他亲戚家报丧亦类此。
354
武义县民俗丧葬穿寿衣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给死者穿寿衣要单数,或上七件下五件,或上十一件下七件。穿寿衣时,有的先把寿衣披在“孝子”身上,称为“暖衣”,然后用秤钩钩一件,众人喊一声“千斤万两”,再给死者穿上;有的在帽子、鞋子、袖口上各缝一颗珠子,给死者在阴间照明;有的给死者手上握锡箔...
355
武义县民俗丧葬入殓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入殓前,棺内放入白布包的稻草枕头和踏脚,并用砖头垫实。有的在枕上放锡箔剪的月亮、星星和红纸剪的太阳,棺底垫木炭、草纸。入殓时,由亲人把死者连同灵床抬放棺材背上,谓之“上泰山”。然后由亲人捧头抬脚把死者放入棺内,把头、脚放正.用石灰包凑实,称...
356
武义县民俗丧葬出殡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一般停灵三日出殡。出殡时,有的由身穿孝服的亲属跪在大门两旁,每边五人或七人,头顶一条白布,称为“搭桥”,也叫“金银桥”,意为让死者灵魂过桥上天,棺材抬过后才站起。出殡队伍,先由持锣者鸣锣开道;其次为身穿孝服的儿子,手捧香碗,从出.门到坟头不...
357
武义县民俗丧葬唱丧歌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畲族人死后,邻里皆给丧家送米、猪肉、黄豆、香烛、方纸等。丧事后要给“四天王”(抬棺材者)磕头致谢。而最具特色的是以歌代哭,唱丧歌祭祀亡灵。唱歌者多为死者女眷。丧歌总名为“老人歌”,分《大离别》、《小离别》、《爷娘情》、《二十四孝》等四十多首...
358
武义县民俗喜庆贺生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产婴前几天,娘家送去鸡蛋、红糖、生姜、婴儿衣服等,称为“催生”。婴儿出生后,其父提一茶壶到岳家报喜。生男者,壶嘴朝前,壶嘴根挂两个用红头绳系连的桂圆,壶嘴插香柏、万年青,壶内装满酒。生女者,壶嘴朝后,无装饰,但装满酒。岳家收下酒,回送一壶糯...
359
武义县民俗喜庆祝寿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民间对做寿甚为重视,六十至百岁做寿,更为郑重,有“三十做寿本钱硬,五十做寿保本身,六十做寿子孙多,七十做寿老来福,八十做寿赛神仙,九十、一百圆满寿”之说。二十岁不做寿,只称过生日。四十岁也不做寿,称“贺三不贺四”,因“四”“死”谐音,做寿不...
360
武义县民俗喜庆庆贺造屋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造屋时,邻里亲友多来帮助,起工、开墙脚、上大门梁、竖柱、上梁、进新屋等都有礼仪,而以上梁和进新屋最为隆重。上梁时,栋梁上挂红纸或红布,挂砖刀、墨斗、角尺、木榔槌等,有的还挂一只公鸡,称为“长生鸡”,栋梁悬贴“紫微拱照”横披,栋柱上贴对联。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