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02 条
2022年
40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02 条
传说、奇闻
33条
其他
49条
动物
27条
土地资源
13条
工业产品
5条
政策法规、税收
27条
景物
1条
植物
11条
民俗
93条
气候、水文
20条
水果
8条
疾病
60条
矿产
13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5条
美食
12条
茶
3条
蔬菜
4条
谚语
9条
饮食
4条
颗粒列表
共 402 条
23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1
武义县民俗饮食芋羹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将做炖饭的米饭捞出后.在剩下的米汤中,加入毛芋、番薯、萝卜丝、青菜、盐等烧煮而成。吃时随加辣椒酱,咸甜辛香,可谓五味俱全。“一丘萝卜一丘芋,年前不用开谷柜”,既省粮又可口。
332
武义县民俗饮食蓬餜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春分至清明时节,采摘蓬草嫩枝叶,用沸水加碱渍泡,捞出涤清、挤水、剁碎,加少许盐,揉和米粉(糯米七成,籼米三成),做餜皮,以肉、醃菜、笋等作馅者为咸餜,以糖、芝麻、赤豆等作馅者为甜餜。县城一带的蓬餜多呈圆形,柳城一带的则呈椭圆形,陶村一带的有...
333
武义县民俗饮食醃菜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俗称“荠菜”,以“堵菜”为最佳。春间,把“九头芥”割下,晾挂瘪软至半干,再洗净晾至收水,切碎,加盐揉搓透熟,装入坛内,堵实,把坛口封严,存放约一月后即可取食。“堵菜”色微黄,味鲜,香气扑鼻。此外,尚有用萝卜菜、白菜、三月青等醃制的醃菜,其鲜...
334
武义县民俗饮食菜卤豆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把黄豆放入菜卤中烧煮,加入桂皮、茴香、生姜等香料,煮熟后晾晒半干即成。慢嚼细咀菜卤豆,其味无穷。与菜卤豆齐名的还有菜卤芋、芋头干、菜卤豆腐、菜卤蛋、菜卤笋等。
335
武义县民俗饮食番薯干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将鲜番薯切成条,水煮半熟,捞出晒半干,再入蒸笼蒸煮,晒干即成。番薯干当点心,具有天然的蜜饯风味。
336
武义县民俗饮食白药酒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把糯米蒸熟,摊凉,加少量凉开水拌以白药粉,放入缸钵内,铺平,上撒白药粉,用筷子戳几个洞,等洞孔内沁出甜酒,即可取食。白药酒,甜味酒味香味俱备,或作点心,或和鸡蛋炖吃作补品,或掺进白酒,使之经久不坏,长期饮服。
337
武义县民俗饮食干糕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俗称“糕干”,外县人称“武义糕干”。多在年关制作。用籼米粉掺十分之一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米粉内,加水拌匀,倒入蒸具,铺三四毫米厚,划小方格,蒸熟,烘干即成。干糕分红糖干糕、白糖干糕。考究者,在制作时还加入芝麻或芝麻粉,其味香甜而松脆。
338
武义县民俗饮食实地糕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为节日喜庆时最常见之糕。实地糕用籼米粉掺和糯米粉,把糖融化倒入粉内加水,有的加切碎的肥肉,放入蒸笼蒸熟即成。经过发酵做成者为发糕,其味比实地糕更佳。
339
武义县民俗饮食八宝菜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过年时,家家户户要炒“八宝菜”。八宝菜用醃萝卜、胡萝卜、生姜、醃菜梗、千张、豆腐干等切丝用素油炒成。在满桌荤腥下,吃几箸八宝菜,会感到特别爽口。
340
武义县民俗饮食“切糖”和“结花”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简称“糖”和“花”,多在年关时制作,春节时用以饷客。切糖,将糯米水浸数天,捞出沥去水,蒸熟,冻数天,晒干后放热锅中爆发,然后加煎熬过的白糖、饴糖,和匀,压实,切片。也有用芝麻、花生、黄豆等做成的切糖。结花,将糯米粉、籼米粉和芋(或豆腐渣)、...
341
武义县民俗饮食春饼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元宵等节日流行吃春饼。把面粉掺水揉和稀烂,有韧性不会流滴,在炭火炉上放上平底锅,手提稀烂面团往锅上轻轻一按,薄如纸的一层面就粘在锅上,起出即成,春饼大似大碗口,放上菜肴,裹卷着吃,为饷客佳品。
342
武义县民俗礼仪相亲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男女经人介绍,由介绍人带男青年去女青年家相亲,称为“看姑娘”,宣平称“望囡囡”。若相中,即邀请女青年到男家玩,称为“望侬家”,看看男家生活条件和家庭成员。“望侬家”时,男家要送“见面红包”。现在不少青年自由恋爱后,仍找一亲友作介绍人例行相亲...
343
武义县民俗礼仪合婚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宣平县志》载:“议亲之始,以男女所属之干支,如鼠、牛、虎、蛇之属命日者合婚,吉则成,凶则否。亦有竟以男女年月日时互易筮卜者”,称为“合八字”或“讨八字头”。民间有一套不宜婚配的俗话,如“宁可男大七,莫可女大一”,“三、六、九命相冲...
344
武义县民俗礼仪定亲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男女双方同意婚事,男家就择定吉日定亲,把聘金和馒头、面条、猪肉、蛋、香烟、糖果、衣料等送到女家,并请亲友吃定亲酒宴。女家回送男家帽、鞋、袋等物。
345
武义县民俗礼仪送“口份”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为男家送给女家长辈的礼物,分双口份和单口份。双口份为鹅一只,加猪肉共八斤,馒头八个。单口份为鸡一只,加猪肉共四斤,馒头四个。有“娶亲不用问,三十六个口份”之说。收到口份的长辈要回送礼物或红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