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02 条
2022年
40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02 条
其他
49条
动物
27条
土地资源
13条
景物
1条
植物
11条
民俗
93条
水果
8条
疾病
60条
矿产
13条
粮食
5条
美食
12条
3条
蔬菜
4条
谚语
9条
饮食
4条

颗粒列表

共 402 条 22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16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北伐战争时,北伐军挥师浙江,孙传芳的军阀部队闻风而逃。浙江的老百姓搬出民间土大炮、黄檀炮阻击逃军。这些土大炮用的是火药,填的炮弹尽是破铜烂铁砸成的碎片,一炮打去命中一大片。很多弹片往往前半截扎进逃军身上,后半截还象尾巴一样露在外面,痛得逃军...
317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城东白阳山,山腰有五色石,累累突兀,势如欲坠。相传,石能随时色变,黄时则岁丰,变青或变白色时则岁歉。明万历十八年(1590)二月二十九日,有陈尧言者前往观察,见其石色黄,堆积着点点赭色,用布揩拭不掉。用铁锤将石击开,内黄,深入无底,农人皆贺...
318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在溪里乡郭洞村,有一山名宝泉岩,山峰崔嵬,半山腰有一坳坪,从山穴中流出一股泉水,称“宝泉”。宝泉旱不涸,潦不溢,常年涓流不息。更奇者,骤视之则骤涌,缓视之则缓涌,引瓢饮之味异甚,煮茶饮之,则清香沁脾。
319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东干村有一陨石,当地人称“飞石”。相传,古代某夜,从华山大士岩上空飞来一轮火球,光彩夺目,声如巨雷,至东干村文昌阁上空落下,石重约250市斤,表面焦黑,光滑,形似缺一翼之大鸟,当地人称为“神鹰”。东干人为保护“神鹰”,把白鹿庙拆迁至村头,特...
320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夏,懿德乡(后为宣平南乡)梁氏所居小溪,忽中流涌水如柱,高二丈多。宋咸淳九年(1273),此现象重现。 宣平祝村,有绿岩潭,最藏鱼。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有水柱陡起,色如白练,经时不落,趋观者甚众。
321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出现在今茭道乡。1966年仲夏夜晚,从八仙向下茭道滚来一轮大火球,直径约1.5米,火球滚动神速,滚一下,停一下,火焰忽上飞,忽恢复原形。如此反复四次,体积越滚越小,滚到机房通水道,火球不见。第二天,水道的水面上浮着一片银白的鱼,鱼肚个个鼓胀...
322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明嘉靖年间,乡民何十一,寿高一百零六岁,百岁时犹身板结实,精神矍铄,劳作不息,邻里携酒到他家祝贺百岁大寿.他正在山顶上放羊。贺者招呼他下山时,只见他穿林过壑,步履如飞。何十一一百零六岁时,知县何锐特登门祝寿,并在屋柱上题一副对联:身经百余年...
323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清康熙五十年(1711),武义虎患甚烈。邑人朱若功作《驱虎文》极言受虎害之惨状:猛虎横行,出没山薮.咆哮吞噬,食人无算,避之不能,触之不可,田不敢耕,地不敢辟,樵苏之利不敢取。噫,亦苦矣!有被其害者,父不能援,子不能救,兄弟夫妇不能相保,残...
324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清嘉庆五年(1800)六月二十三日暴雨,山洪陡发,淹没文庐舍人畜无数。武义县北有一雇佣者,在山边打捞漂流亡物,救起一女子,年二十许,已奄奄一息。雇佣者脱下所穿之衣,盖在女子身上,女子渐渐苏醒。她环顾左右,见一男子,身覆盖着男人的衣衫.大惊说...
325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民国24年8月间,红军挺进师刘英部30余人,路过陶村。村民见“兵”,皆怕而躲藏起来,待红军走后才转回家中。有二村民发现自家菜桌上一碗豆腐不见了,可碗里放着十几枚铜元,这才知道,这支部队是秋毫无犯的红军。
326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民国31年9月,中共闽浙临边委武工队,于艰难中到宣平东坑、石柱源、坑尾等村山上,搭草铺,开山种粮,含辛茹苦,积蓄有生力量。次年入冬,大雪封门.国民党军队追剿甚紧,给村民下禁令:“不准走亲访戚.不准串门,不准上山打猎”,企图困死武工队。村民陈...
327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建国前的居民住宅,多为泥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窗小房暗,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和杂物。富裕人家为白墙黑瓦、独门独户的五间头——一排三间和两间厢房,也有青砖黑瓦的七间头。五间头和七间头均为“凹”字形。富家大户的住宅则分前后两进,各为九间。前进有门...
328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多为竹木制品。竹制家具有竹床、竹躺椅、竹榻、竹交椅、篾席、竹夫人(伴人取凉睏具)、竹枕头、竹门帘、竹菜橱等;木制家具,选材讲究,以杉木为板,以木荷等硬木为框架。床有花床、弓档床、八脚床、屏风床,现多为棕绷屏风床。柜有大柜、叠衣柜、铜钱柜、五...
329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建国前多为无烟囱灶,既多烟尘又费柴草,现则多有烟囱的省柴灶,城镇则多用煤饼炉,也有用电饭煲、电炒锅,少数户用煤气灶、电磁灶。
330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美食
将米下锅烧煮至熟而未透时,用捞篱把米饭捞出,放入陶钵或铁铜罐里,盖严,埋入火缸炖煨,待热气腾绕之后揭盖取食。炖饭香气沁人,松软可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