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02 条
2022年
40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02 条
传说、奇闻
33条
其他
49条
动物
27条
土地资源
13条
工业产品
5条
政策法规、税收
27条
景物
1条
植物
11条
民俗
93条
气候、水文
20条
水果
8条
疾病
60条
矿产
13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5条
美食
12条
茶
3条
蔬菜
4条
谚语
9条
饮食
4条
颗粒列表
共 402 条
20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86
武义县采茶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可有30余人参加,其中以“四个头”为主。一个采茶婆、一个挑嘴婆、一个富家相公、一个小丑。歌舞内容反映采茶婆领众采茶姑娘去相公家采茶的过程。此项活动在青蓬岭、东昌一带较为经常。东昌的采茶舞.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287
武义县滚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滚龙也称纸竹龙。用竹蔑编成竹篓,外用棉纸糊粘,画上鳞甲,再涂羊油以使透明发亮.然后用布将多个竹篓连接而成。舞时再在竹篓内燃烛,上下翻滚,灯光闪烁。这种滚龙多流行在宣平一带。
288
武义县布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一条长布画成龙身,与龙头龙尾连接,中间用若干竹篓做龙骨,活动方式与滚龙相似。寺前乡石龙头村的布龙,从清末开始活动延续至今。
289
武义县板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也称桥灯,用纸竹糊扎成2盏花篮形或净瓶形的灯壳,装在4尺长、8寸宽的木板上,为一节。木板两端有2寸直径的圆孔,然后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连接处用一根约1米长的木棍作连接轴,又为擎拿把手,每节一人擎举(又称一桥)。多的有400节以上,少者也有1...
290
武义县狮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用布作狮皮,麻做狮毛,染上红或绿的色彩,接上会开口的狮子头,披在前后两人身上,造成活狮子的形象。狮前有一人以武生打扮,手拿绣球,俗称狮奴,配上锣鼓,进行双狮抢绣球的舞蹈。此舞在壶山镇最为流行。桐琴、下杨、溪里等地也均有此项活动。
291
武义县九狮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也称拉线狮子,系桐琴老艺人梅章和于1923年所创。在一个四方的木架前立一长木吊杆,吊着一只绣球.用滑轮串起绳索,架内吊着9只狮子,一人在后面牵动,9只狮子前后舞动,争抢绣球,形态栩栩如生,可称为木偶狮舞。后来逐年加工,四方木架精雕细刻,大小...
292
武义花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一般3个人.一男一女打花鼓,1个花花公子从中穿插,3人边歌边舞。泉溪乡巩宅村的“文武花鼓”具有独到之处,4人打花鼓,4人舞棍棒,1个花花公子前后穿插,谈情说爱,边歌边舞,颇为热闹。桐琴区各地均有此项活动。
293
武义县十八狐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由18个男青年头戴女面具,身穿姑娘花衫,手拿芭蕉扇,边行边舞蹈。在桐琴、城关两区活动较为普遍。
294
武义县大头和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8个青年戴着8个大头和尚面具,各拿一件理发工具,互相剃头,动作滑稽有趣。流行于项店乡华山村、芦北乡横路村一带。
295
武义县锄头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由4人表演,每人拿一把扎着彩球的锄头,配着锣鼓舞蹈。源于柳城镇车门村。
296
武义县滚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是略带杂技性的民间戏剧形式的歌舞。内容是丈夫赌博成性,不爱劳动,老婆罚他滚灯。男角头顶一只装满米的碗,碗中插一支燃着的蜡烛。女角要男角从4尺长凳下钻来钻去,米碗不得倒翻,燃烛不灭。流行于陶宅、履坦、后树一带。
297
武义县鲤鱼跳龙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民俗
用布和竹制扎成8条各色鲤鱼,8个姑娘套上鱼具舞蹈,力争上游跳龙门。其中一条小鲤鱼因无力跃进,一群鲤鱼来助他一臂之力跃入龙门。此舞的前身是“大鱼大伞”,后发展成舞蹈。由壶山镇鸣阳村编舞,于1957年1月参加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二等奖。
298
七儿神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明山乡茶坑有座大山峰,叫香炉尖。香炉尖上又有一高峰,叫“七儿神尖”。相传古时,山脚下住一猎户,七个儿子都是神枪手。香炉尖上有条大毒蛇,出没无常,伤害人畜无数。上天雷神几次轰击,都敲它不死。一年,七兄弟决心收拾它,他们到香炉尖上向毒蛇一齐放枪...
299
大家山、新妇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大家(武义称婆婆为“大家”)山,新妇(即媳妇)山,在武义城西要巨乡。相传,晋代永康县令张彦卿,好山水而隐居白阳山。有女,已出嫁,在夫家婆媳俩极和睦,相敬如宾。不久,婆媳相继死去,其神灵各为一山之主。婆婆主大家山,媳妇主新妇山,每当大家山起云...
300
石井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传说、奇闻
“天空重霄九,地好大莱口,山青水又秀,石井称魁首”。陶宅乡大莱口至石井里,风景秀丽,历来备受人们夸赞。相传,石井里村早年叫桃花庄,周围地势平坦。一天,村民石锦至井边汲水,见一背鱼篓的老翁,听说篓内有鳗,忙伸手从篓中抓。不想一声巨响,一条赤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