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31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5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任凤乡政府北,建于1974年,电源接自随庄110千伏变电站。初接时有主变1台,容量为1800千伏安。经1975、1986年两次扩建,到1986年有主变2台,总容量为5600千伏安。主供任凤乡、俵口乡和大北乡的独立村。
45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岳龙乡西魏甸村东,电源接自小王御史11。千伏变电站,于1975年建成。有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主供岳龙乡和板桥乡,后己坨乡的一部分。
45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赵本乡西苗村东,建于1975年,电源接自小王御史110千伏变电站。有主变2台,总容量为5000千伏安。主供赵本乡、东棘坨乡和大辛乡的一部分。
45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乐善村南,潮白河东岸,电源接自随庄11。千伏变电站,1979年建成。有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经1980年扩建,到1986年主变增加到2台,总容量为 6400千伏安。主供淮淀乡。
45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西关村南,电源接自小王御史11。千伏变电站,建于1983年。始建有主变2台,总容量为10700千伏安。经1986年扩建,2台主变总容量增加到15000千伏安。 主供宁河镇、廉庄乡、丰台镇、苗庄乡、小李乡、大辛乡和后己坨乡的一部分。
45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位于潘庄农场,电源接自随庄110千伏变电站,1977年建成。有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经1981年扩建,主变增加到2台,总容量为6400千伏安。主供潘庄 镇、潘庄农场、大贾乡、造甲乡。
45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1949年发生的严重洪水灾害,使宁河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破坏。刚刚成立的银行机构在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1949年的水灾,使全县当年85%的土地绝收。银行依据当时的现状,多以种子、肥料...
45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从1980年开始,宁河县农业银行扭转了过去只注意支持粮食生产,而对社队企业支持不够的作法,大力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1980年9月,银行在调查、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向赵本玻璃厂发放40万元设备贷款。在该厂的筹建和投产过程中又积极参与管理和监督...
45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集体农业贷款 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变革,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集体贷款逐渐减少,贷款的数量从1979年占全部农贷总额的58%,下降到1986年占农村贷款总额的3.%。1987年以后,集体经济不断发展,贷款额又有回升。1989年达到1946万...
46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从1980年至1986年的7年间,银行累计发放的3435万元国营农业企业贷款中,大部分用于支持潘庄农场的生产和建设。1981年,长期亏损的潘庄农场开始扭亏为盈。以后几年,潘庄农场开始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农、工、商多业并举的综合性国营农场企...
46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80年是农户贷款发生转折的一年。农业银行及信用社,由过去只能对贫下中农发放小额生活贷款到开始发放贷款支持社员的家庭副业。这一年的农户贷款比1979年增加了16倍,以后逐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在宁河县农村“三户”全面发展的1984年、1985...
46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宁河县从1983年开始发放开发性贷款,当年发放5万元。1984年、1985年两年,全县出现了“开发热”,两年间银行累计发放贷款673万元,支持开发利用荒地、荒水近7万亩,淡、海水养殖水面2.9万亩。 在发放开发性贷款过程中,银行认真做好项目...
46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49年,宁河县开始发放工商业贷款。银行在大力支持国营工商企业、农村供销合作社创建和发展的基础上,鉴于当时私营工商业仍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银行同时支持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市场出现萧条迹象,银行重点支持私营工商业,很快扭转...
46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饮水设施。原芦台镇居民均饮用河水。清咸丰四年(1854年)始,镇内开挖10个“水坞”(人工水坑),引河水为源,并修有台阶以提水。水坞有方有圆,大小不一,在镇内四周均匀分布,并有专人管理。民国22年(1933年)起始,由私人陆续打成四眼饮水井...
46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基础设施
排水设施。原芦台镇排水,依镇北高南低的地势,自然排水。至近代,因城区南伸,依地势排水常出现积滞和阻塞。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于镇内北街以南处开挖了4条宽2.5米,深1.5米的排水明沟,为排水设施。因污水流入明沟,几经曝晒,沟水呈红褐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