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9510 条
2021年
814 条
2022年
296 条
2023年
8400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9510 条
东周
7条
秦
1条
西汉
22条
东汉
21条
三国
16条
西晋
3条
东晋
10条
南朝
10条
北朝
4条
唐朝
71条
五代十国
5条
北宋
353条
南宋
1521条
金
4条
元
131条
明
344条
清
481条
民国
79条
近现代
1044条
不详
1003条
宋代
54条
当代
4321条
颗粒列表
共 9510 条
32
/
63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时代
出生年
466
张载 (1020年—1078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北宋
张载(1020—1078),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又称张子,北宋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代表作品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等。他的名...
467
程颐 (1033年—1107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他为伊川先生,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被合称为“二程”,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自己创建的伊川书院(后为嵩阳书院)聚徒讲学,...
468
杨时 (1053年—1135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北宋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为中立,号龟山,被称为龟山先生,北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在将乐有杨时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之墓”,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额题“倡导东南”,后匾“程氏正宗”。他与游酢...
469
游酢 (1053年—1123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宋代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宋代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号豸山先生。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游酢受理学大师程颢之聘,赴河南扶沟县任县学教职,跟随程颢学习理学,成为程门入室弟子,时年20岁。九年后,游酢29岁,携杨时在颍昌(今...
470
胡安国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胡安国,崇安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人。他跟随游酢学《论语》、《孟子》、《易》、《诗》,得其精髓。他在武夷山致力于理学研究和传播,历时30载,著《春秋传》,被宋高宗列为经筵读本,而后被定为科举考试范本。他虽然受游酢思想影响,但却又偏离游酢...
471
吕本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吕本中,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少从游酢学,著作有《春秋解》、《童蒙训》等。吕本中除了师法游酢外,也师法杨时、伊和靖,而全祖望在《紫微学案》中说,吕本中所传的是其家学而不是游学。他的侄孙吕祖谦是朱熹的好朋友
472
黄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黄中,邵武人,游酢外甥,跟从游酢学《论语》、《孟子》等,深得游酢理学之真传。朱熹对黄中非常敬慕,曾登门投书执弟子礼,拜黄中为师。朱熹从黄中处获得游酢理学精粹。
473
曾开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曾开,其先赣人,徙居河南。他从学游酢,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他天性孝友,厚于九族,信于朋友,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是游酢的纯正门生,不过影响力不大。
474
陈侁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陈侁,长乐人。他有志于伊洛之学,并对游酢学识、人品最为敬佩,因此从游酢受业,举止、行动、待人接物都仿学游酢,“得其(游酢)治气养心、行己接物之要”,但他的影响也乏力。
475
江锜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江锜,建阳人。他跟随游酢学《论语》、《孟子》,著有《春秋经解》、《论语说》、《孟子说》等,后在永州任教授。江锜虽然游于游门,但也游于杨门,跟随杨时学理学,可是他的“卒业”则是在胡安国。因此,他的思想与吕本中一样,实际上不是游酢理学的继承者。
476
韩愈 (768年—824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时代:
宋代
韩愈(公元768—824年)继承了从孔孟到董仲舒的“天命论”,他宣扬“天”能决定人的贵贱福祸,“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①如果得罪了“天”,就要降灾祸或刑罚。 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在于提出了一种儒学“道统”说。他认为“道”是一个精神...
477
李翱 (772年—841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时代:
宋代
李翱(公元772—841年)的思想却渗透了佛教的义理。韩愈在讲“性三品”的时候,提到“性”与“情”的关系,然他没有说清楚“善恶”的来源问题。李翱融合佛教的“有情有性”、“无情有性”的佛性论与儒家的心性论,而作《复性书》三篇,发挥孟子的“性善...
478
柳宗元 (773年—819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时代:
宋代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宗旨,在于复兴儒学。在这一点上,两人并无异致,然在如何复兴儒学的方法、理路上却有很大的分歧:韩愈以孔子之道为准则,排斥一切,以维护儒家圣贤一脉相传的“道统”。在形式上他似乎捍卫了儒家思想的纯...
479
周敦颐 (1017年—1073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时代:
宋代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在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做知府时,程颢、程颐拜他为师②。他既受佛教影响,曾领教过润州鹤林寺的寿涯,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和祖心,庐山归宗寺的了元;又授道入儒,改造道教宇宙生成论,描绘了一个世界生成、发展的《太极图》...
480
邵雍 (1011年—1077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
时代:
宋代
邵雍(公元1011—1077年)与周敦颐一样,出入于释、老,而反求诸《六经》。他的《先天图》与周敦颐的《太极图》都来自道教,与邵雍交往甚密的程颢曾说:邵雍之学“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远有端绪”⑥。《宋史·邵雍传》说:“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