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9510 条
2021年
814 条
2022年
296 条
2023年
8400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9510 条
东周
7条
1条
西汉
22条
东汉
21条
三国
16条
西晋
3条
东晋
10条
南朝
10条
北朝
4条
唐朝
71条
北宋
353条
南宋
1521条
4条
131条
344条
481条
民国
79条
近现代
1044条
不详
1003条
宋代
54条
当代
4321条

颗粒列表

共 9510 条 19 / 634
27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胡宪(1085—1162),字原仲,崇安五夫人。朱松临终前,命朱子前往从学的“武夷三先生”之一。 胡宪幼年从学于胡安国,绍兴间以乡贡入太学。时伊洛之学被禁,胡宪与刘勉之在暗地里诵习其说。既而二人又从谯定学《易》。不久即返乡,以躬耕和卖药以及...
27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又号病翁,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人。以父荫补承务郎。父刘韐、兄刘子羽均为著名抗金将领。其父靖康间出使金国,金人强迫其投降,刘韐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当时,刘子翚为真定府慕僚。服丧三年,被命为兴化军通判,...
27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道谦禅师(约1105—1152),崇安五夫里人。俗姓游,家世业儒,因幼年失怙,乃于宣和元年(1119)十五岁时落发,在五夫里拱辰山下之开善寺为僧。后北游东都,师从名僧大慧宗杲。绍兴四年(1134)随宗杲入闽,先后在五夫开善寺、泉州云门寺升座...
27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李侗(1093—1163),字愿中,号延平,南剑州剑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 政和六年(1116),年二十四岁时,从学于杨时的高弟罗从彦。罗授以《春秋》《中庸》《论语》和《孟子》之说。李侗从师累年,事事处处以罗从彦为榜样。罗从彦不愿...
27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刘珙(1122—1178),字共父,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里人。刘韐之孙,刘子羽长子,幼从叔父刘子翚学。以荫补承务郎,绍兴十二年(1142)举进士,监绍兴府都税务,请祠而归,杜门力学。时朱子正从学于刘氏家塾,二人因得以同窗共学。朱子《...
27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刘玶(1138—1185),字平甫,号七者翁。刘子羽幼子,刘珙之弟,出继刘子翚为嗣子,仕为从事郎。《宋元学案·刘胡诸儒学案》列为屏山家学。有诗集《七者翁集》十卷。朱子《祭刘平父文》云:“忆我少日,来托君家。君时未龀,兰茁其牙。诵书琅然,意气...
27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魏掞之(1116—1173),字元履,一字子实,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少依刘子羽,居五夫。师事胡宪,与朱子为同窗学友,相交甚笃。朱子《祭魏元履国录文》云:“念昔交情,兄胶我漆。更攻互磨,兄玉我石。……兄行我忧,兄归我藏。与兄同心,...
27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黄铢(1131—1199),字子厚,号谷城,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市)人。隐居不仕,从学于刘子翚。《宋元学案·刘胡诸儒学案》称为“屏山门下,朱子最为大儒,而先生亦其眉目也”②。 黄铢的兴趣不在理学,而是在文学上。所著《谷城集》五卷,朱子序之,称...
27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黄子衡(1130—?),名号里籍失考。绍兴十三年(1143)与朱子同学于五夫刘氏家塾。朱子《送黄子衡序》云:“熹生十五年,当绍兴之癸亥,始得与子衡游于潭溪之上。是时子衡生亦十五年,与余同师相好也。予生后子衡者五月,以故兄事之,自是几二十年矣...
28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李从礼(生卒年不详),字勉仲,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为朱子在五夫刘氏家塾时同窗学友。其生平,史志缺载,唯朱子《跋李勉仲诗卷》述之甚详。略云:建阳李君从礼,一字勉仲,予儿时尝与同学舍。然是时从礼既冠,已有俊声矣。后十余年,乃与予俱试...
28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刘懋(生卒年不详),字子勉,号恒轩,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先后从学于刘子翚和胡宪,为朱子在五夫时同门学友。《道南源委》卷一载:懋,字子勉。白水孙也。博学通经,文辞奇伟。长,受学屏山,得其论著。继从胡籍溪游,始知为学大旨。自是易象、...
28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罗博文(1116—1168),字宗礼,一字宗约,南剑州沙县(今福建省沙县)人,罗从彦从孙,与朱子同出李侗门下,得伊洛所传之要。以祖父罗畸恩荫补将士郎,历官福州司户参军、静江府观察支使等。吏部侍郎汪应辰任广西制置使,辟为参议官。在任上,“取河...
28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人。父张浚,号紫岩,宋南渡后抗金名将。张栻以父荫补官,曾历官严州知州、吏部侍郎兼侍讲,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等。他是与朱子最亲密的理学同道,历史上,与朱子、吕祖...
28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少从福州林之奇、玉山汪应辰学,又曾从崇安胡宪游,故吕祖谦与朱子有同门之谊。隆兴间(1163—1164)举进士。历官太学博士、严州教授、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
28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诗与尤袤、陆游、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在学术上,则以《易》学见长。早年从学于张浚,受其影响,力主抗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