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812 条
2023年
5812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5812 条
西周
1条
东汉
2条
东晋
4条
南朝
2条
北朝
1条
唐朝
17条
北宋
67条
南宋
420条
52条
93条
547条
民国
2179条
不详
193条
当代
2226条
南方
1条
1192
1条
1867
1条

颗粒列表

共 5812 条 279 / 388
417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周运沾是平阳艺人,于1979年上半年联络17位昆剧界的老艺人,在灵溪沪山开办了平阳昆剧学馆,旨在抢救昆剧艺术。在当时“四人帮”刚被粉碎的背景下,周运沾和其他老艺人联名呼吁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以及浙江省、温州市的宣传文化部门抢救昆剧艺术。1...
4172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马彦祥是文化部的顾问,在1978年10月来到温州观看了几场永昆剧团的演出。他曾表示寻找失落的海盐腔已经三十年,终于在温州找到了,这对他来说是一大收获。马彦祥强调当时的老艺人们应该抓紧抢救永昆剧种,因为如果这代人失去了永昆,他们将会愧对祖先和...
4173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叶连金,人称“蒲门生”,是一代名优,深受平阳老一辈人的赞誉。他擅长绘画,善于创作小诗词,在戏剧中扮演小生角色。根据黄一萍的著作《温州之戏剧》,叶连金的表演技艺出神入化,深受观众称赞。在温州的一些乡土记闻中,也提到了他创造的诸多角色,如《十五...
4174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黄一萍曾担任温州民众教育馆长,是著名作家。她著有《温州之戏剧》一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州戏剧历史和名优演员的内容。在该书中,黄一萍提到了叶连金,即“蒲门生”,描述他擅长绘画、能写小诗词,同时在戏剧舞台上扮演小生角色时能出神入化,备受观众称...
4175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陈青锁是一位在平阳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是“江南春”科班的创办人。作为原本开设布店的老板,陈青锁对昆剧表演艺术有着热爱和戏曲功底,与各昆班名角有着密切的交往。在30年代时,陈青锁以变卖家当和店业筹资5000大洋,得到平阳民众教育馆和地...
4176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周迺堂是一位著名律师,为平阳地区戏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周迺堂曾担任“江南春”科班的法律顾问,为该科班的正式运作和演出提供支持和指导。在1935年4月,当科班在宜山镇举办演出时,周迺堂担任法律顾问,确保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温州之...
4177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陈芸香是一位来自平阳的著名戏剧演员,拥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功底。作为“江南春”科班出身的学员之一,陈芸香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认真的学习,在戏剧表演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陈芸香在“江南春”科班接受了精心安排的课程和艰苦的训练,这使她能够扎实扫...
4178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陈巧卿是一位在平阳地区备受尊敬的生角演员,是来自“江南春”科班的学员之一。作为一个资深且优秀的演员,陈巧卿擅长扮演生角,在戏剧表演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技艺。 陈巧卿作为“江南春”科班的学员之一,经历了严格的课程安排和艰苦的训练,这使她能...
4179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陈万里是一位来自平阳的著名老生角演员,是“江南春”科班的学员之一。作为一名在戏剧领域备受推崇的演员,陈万里展现出了优秀的表演技巧和戏剧功底。 陈万里作为“江南春”科班的学员,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和严密的课程安排,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的态度,他...
4180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陈万招是一位来自平阳地区的著名老生角演员,是“江南春”科班的学员之一。作为一名备受敬重和赞誉的演员,陈万招展现出了出色的演技和戏剧表演才华。 作为“江南春”科班的学员之一,陈万招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专业的指导,从而在老生角色表演领域取得了显...
418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不详
张献金是一位老艺人,是平阳昆剧学馆的教师之一。尽管年近古稀且曾经患过中风,他仍然全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乐意扶持学员,并为了传承永昆的光辉历史而努力奋斗。 张献金在平阳昆剧学馆的工作中展现出了坚毅和执着的精神,尽管他行动不便,却每次教戏都需...
4182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徐剑鸣是一位老艺人,是平阳昆剧学馆的教师之一。他擅长吹笛子,技艺精湛,被誉为“江南第一笛”,并在省里获得过大奖。尽管有民间剧团向他发出聘请,但他选择了留在学馆里担任一位不拿工资的教师,为学员传授戏剧知识和技艺。 徐剑鸣是平阳昆剧学馆中一位...
4183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俞振飞是昆剧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是在1958年看过永昆的演出后赞不绝口,曾称“南昆北昆,不如永昆”,这显示了他对永昆表演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俞振飞先生作为一位昆剧艺术大师,在戏曲界享有盛誉,在传统戏曲表演和传承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对永昆...
4184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孙毓敏是一位著名京剧演员,曾对永昆剧种表达过喜爱之情。孙毓敏曾表示:“在中国的剧种中,我最喜欢永昆。”这表明了他对永昆的青睐和对这一剧种的高度赞赏。 作为京剧演员,孙毓敏对戏曲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他所表达的“在中国的剧种中,我...
4185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 时代: 民国
李微微,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温州地区会演节目的调演组织工作,向叶老师(设计服装的人)请求帮助并协助完善服装设计。在北京返温州时,她衷心感谢叶老师的辛勤工作,并称赞叶老师的服装设计对畲族舞蹈节目《新女婿》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微微通过信函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